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与弹塑性时程分析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qi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因具有良好的建筑功能而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国内亦作了许多异形柱构件、异形柱梁柱节点及异形柱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但对于八度区异形柱结构抗震性能的研究却较少。为促进异形柱结构在地震烈度为八度地区的工程应用,本文对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在八度区的抗震性能进行了试验与理论研究。根据振动台试验,取其一榀中框架设计三榀与之对应的1/3模型进行低周反复加载的拟静力抗震试验,对框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位移延性、强度与刚度退化、出铰机制、节点抗剪能力等进行综合研究。研究表明:(1)三榀异形柱试验框架的破坏机制总体上属于梁铰机制,满足了框架结构抗震设计的要求;(2)构件的破坏为受弯或压弯破坏,没有出现明显的剪切破坏或锚固破坏,试验过程中存在节点破坏的情况,因此对节点抗震设计要给与足够重视;(3)异形柱试验框架具有良好的延性;(4)采用底部宽肢异形柱框架可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本文根据振动台试验,采用基于杆系模型的平面结构弹塑性地震响应分析程序对异形柱结构进行弹塑性时程反应分析。分析结果与振动台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多遇地震还是罕遇地震作用,结构侧移满足规范要求。计算分析研究还表明,该异形柱结构具有良好的延性、耗能性能、出铰机制,因而其抗震性能良好。针对异形柱框架的抗震性能,对试验模型采用ANSYS建立实体模型并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框架模型的ANSYS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拟合性。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工程设计建议。
其他文献
金属材料专业是培养学生具备金属材料科学和工程等方面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专业,要求学生具有卓越的采用科学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历史任务,科技、教育、文化、信息、人才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农村有着极大的需求。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农村
选用聚乙烯醇为皮材、玫瑰香精为芯材、戊二醛为交联剂,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醇醛树脂微香囊,研究了反应温度,皮芯材比例,乳化剂用量,交联剂用量等对合成的微胶囊形状、缓释性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是重要的组成环节,对工程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导致质量问题出现,从而影响建筑工程质量。
无人机进行红外舰船目标侦察时,检测算法对检测正确率的影响很大。为增强无人机红外光电载荷对舰船目标的检测能力,提出采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进行候选区训练的检测算法,以提高目标检测的正确率。通过预先对候选区的特征进行训练,得到候选区的分类数据。在检测阶段,加载训练时得到的候选区分类数据,分类筛选出更可能包含目标的候选区,从而提高目标检测的正确率。验证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