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子公司企业文化的成形之路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zzling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篇论文以一家总部设在美国的跨国软件公司在中国上海的子公司为案例,以该公司为了国际化而开展的一项“建造企业英语环境”的项目为切入点,探索了企业文化的动态形成过程。本论文旨在探讨:(1)跨国软件公司在中国的子公司的企业文化是如何成形的?(2)不断演变的子公司企业文化和子公司现行的“建立英语语言环境”的项目是如何互相影响的?本论文的研究方法是采用一个为期六个月(2010年11月9日至2011年5月9日)的民族志的参与观察法结合其他的定性研究方法,例如半结构式访谈,问卷调查,公司的政策文本分析等,共收集、分析了30个访谈以及77份问卷。文章的主要发现有:U-Tech(实地调研的公司的化名)上海子公司的企业文化是自然发生的,是一个由企业当地员工和外籍领导之间相互“较量”,妥协的动态过程,不是事先人为决定的,或是单纯由外籍领导个人的管理风格所决定。子公司的外籍最高领导人根据母公司的发展策略来制定的子公司语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塑造了子公司的企业文化,但始终与逐渐成形的子公司企业文化格格不入,不断的受到抵触。从跨文化的视角来看,子公司的企业文化最终是母公司企业文化,子公司所在国家的文化交融和抵触的产物。研究者以实地调研公司的一项“建立英语语言环境”的项目为切入点,既填补了学术界有关跨文化管理文献对语言这一最基本的影响跨国管理的因素研究不够的空白,同时以小见大,完美的映射出了子公司企业文化的动态形成过程。
其他文献
<正>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中,有盈亏这样一类问题,即要把一定数量的物体分给若干个对象,先按照某种方式或某种标准来分,结果恰好分完、或多余、或不足;再按照另一种方式或某种
会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强势增长使中国国内经济的消费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变革。这种健全的经济增长模式使中国开始从一个以出口为导向的“中国制造”产品中心逐渐转变成为一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血液制品中细菌污染的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方法以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作为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代表菌,模拟不同程度细菌污染的血
研究高强型高模量低收缩聚酯帘线的性能。结果表明:与第2代高模量低收缩聚酯帘线相比,第3代高强型高模量低收缩聚酯浸胶帘线模拟硫化及耐疲劳试验后的断裂强力提高,定负荷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