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凌草对重金属铅的反应及其调控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wygah02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药用植物冬凌草[Isodon rubescens (Hemsl.) Hara]的原药材生产中,重金属尤其铅含量超标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药材质量和用药安全以及产品出口。本研究通过对铅胁迫冬凌草试验、原产地不同立地类型及不同引种区冬凌草进行定点取样、试验以及调控技术方案的筛选试验,探讨了铅对冬凌草繁殖、生理、生长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及机理,冬凌草植株中重金属Pb的吸收、转移、富集规律及主要影响因子与调控途径。主要结果如下:1.铅对冬凌草种子萌发影响:低浓度(135 mg/L)铅胁迫对冬凌草种子发芽无显著影响;中高浓度(270 mg/L,540 mg/L,1080 mg/L)铅胁迫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显著抑制效应;胚根对Pb胁迫较敏感(P<0.05);冬凌草种子萌发期Pb吸收系数为0.76-2.59;幼苗Pb富集是抑制生长的主要原因。经拟合模型预测,比对照发芽率和生物量鲜重分别降低10%的Pb临界浓度为195.18 mg/L和101.65 mg/L。2.铅对冬凌草生理指标影响:水培条件下,铅胁迫不同阶段,冬凌草叶片中的光合色素含量呈现不同变化规律,胁迫50d表现为:中低浓度(135 mg/L,270 mg/L)铅胁迫下,随着铅浓度的增加,叶绿素总含量递增;高浓度(540 mmg/L)铅胁迫下,叶绿素总含量显著减低;不同Pb浓度胁迫对类胡萝卜素合成无显著影响。Pb胁迫下,冬凌草叶片和根系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反应不一致:叶片主要通过POD和CAT的协同作用防止过氧化胁迫,根系主要通过SOD防止过氧化胁迫;冬凌草耐铅临界值826.08 mg/kg。3.铅对冬凌草无性繁殖及次生代谢产物积累影响:水培冬凌草在中低浓度(135 mg/L,270mg/L) Pb胁迫下,其繁殖成活率和生长与对照比无显著差异,高浓度(540 mg/L) Pb处理与对照组相比,生物量和相对生长速率分别降低33.33%和46.59%。经拟合模型预测,比对照相对生长速率和生物量分别降低10%的环境Pb临界浓度分别为301.99 mg/L和422.33 mg/L(P<0.01)。Pb胁迫浓度135 mg/L~540 mg/L条件下,随Pb浓度升高冬凌草有效成分Oridonin含量递增。4.通过对野生冬凌草不同立地类型区、人工栽培引种区的冬凌草检测和数学分析表明:土壤铅污染、铅污染源、降雨PH值(酸雨)是导致冬凌草铅污染的主要原因;不同器官中Pb含量依次为:叶片>花>根>茎>种子;不同采收期铅含量差异显著,11月份为最高;冬凌草铅主要从土壤和空气中吸收转移,在叶中富集;土培条件下冬凌草Pb富集系数为0.06~0.23,转移系数为0.65~1.79。5.Pb调控技术筛选试验结果表明:Se肥、生物炭(BIOCHAR)、EM菌肥、Ca, Zn均有显著抗铅效果,其中Se肥和生物炭的效果较突出;生物炭及生物炭底肥配合有机硒肥叶面喷施可提高生物产量12.0%~12.1%,对冬凌草甲素含量无显著影响;冬凌草水煎剂和乙醇提取对冬凌草Pb的溶出率为1.23%-1.49%,该2种加工工艺均可有效降低冬凌草产成品中的铅。6.初步确定了低铅冬凌草栽培的主要措施:种植地土壤铅含量应当限制在55.82 mg/kg以内,铅污染源4 km以上,距离公路200 m以外,空气质量1~2级;施肥调控:底肥以施用生物碳肥为主,叶面肥以Se肥为佳;最佳采收期应为5~6月份。调控技术经验证,可有效控制冬凌草及其制品中的铅,达到中国药用植物绿色出口标准或欧盟标准:同时可提高生物产量,保证药材品质,为冬凌草安全、优质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正> 张继有先生是辽宁省本溪市人。一九二八年毕业于南满医学堂,曾留学日本,致力于西医研究。先是在研究西医之余,对祖国医学有所涉猎,历经数年,登堂入室,深感祖国医学是个
为加快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结合速度,促进农业信息化发展,进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以农业信息化必要性为切入点,阐述农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和必要性,并对如何促进农业信息化建设
理论创新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群众路线;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光观察世界;调查研究.
目前。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原材料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近几年东北三省的细木屑价格猛涨,粗木屑却成了废料(如削片机上的电筛子漏下的粗木屑及枝桠粉碎机粉碎出来的粗木屑)。笔者
摘要:当今社会对健康越来越重视,热衷于锻炼的人群更加依赖运动类APP进行体育锻炼和客观的评价自身锻炼效果。本文对运动类APP 的种类、使用情况、功能以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类运动APP 软件应该开发具有自身鲜明特色功能,注重科学化与个性化设计,提升软件的实用性。  关键词:案例;运动APP;功能  一、前言  在“互联网 +体育”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思维赋予体育锻炼参与方式网络智能化,为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