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金融格局发生深刻调整。与此同时,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金融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不断深入,政府积极推动中外自贸区谈判,并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进一步推进我国对外经济交流,加之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自身综合实力的提升,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我国银行业“走出去”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而银行业“走出去”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走到哪里去”,银行业国际化经营所选择的区位是否合适,将对银行的发展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究竟是哪些因素决定和影响着我国银行国际化经营的区位选择,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本文紧紧结合当前国内外新形势,就这一问题展开了研究。本文在总结了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回顾了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经营的历程,并对当前我国银行业海外分支机构的数量、区位分布状况以及分支机构采取的组织形式等进行统计和分析,总结出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经营区位分布特征。然后针对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经营现状,通过定性分析,从东道国的引力因素、我国的推力因素以及银行自身的因素三个方面,分析可能对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区位选择产生影响的因素,并选取可衡量或描述这些影响因素指标,建立指标体系。进而选取我国具有国际化经营代表性五大银行在19个样本国分支机构的数量作为被解释变量,所选指标作为解释变量,将相关变量代入回归模型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得出影响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经营区位选择的相关影响因素。最后结合定性及定量的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创新性地提出新形势下适合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经营区位选择调整和规划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