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座椅悬架电磁作动器及其电子控制单元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2784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磁力隔振技术的发展,电磁式主动座椅悬架以其非线性,无接触,无污染,易于控制的特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研制了一种应用于主动座椅悬架的电磁作动器及电子控制单元。完成的主要工作和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根据座椅悬架的特性,提出了一种电磁作动器新结构。该电磁作动器由两个上下垂直布置的电磁线圈和位于线圈中心的铁芯组成,整体结构呈圆柱形。在ANSYS电磁场分析模块中建立了电磁作动器的电磁场仿真模型,改变电磁作动器的参数,包括电磁铁铁芯直径d,铁芯长度l,电磁线圈匝数N,电磁线圈电流I,工作气隙δ等,对电磁场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分析了各参数对电磁作动器电磁力分布及大小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电磁作动器电磁线圈中通入电流时,磁力线呈对称分布,铁芯和衔铁中的磁通密度最大;在所研究参数范围内,衔铁所受电磁力随铁芯直径增大而增大,随铁芯长度增大而减小;同等条件下,电磁线圈匝数越多,电磁力越大;电磁力与电磁线圈电流和工作气隙有关,随电流增大呈非线性增大,随工作气隙增大呈非线性减小。2.以仿真结果为依据,确定了电磁作动器的各参数,研制了电磁作动器,并对电磁作动器进行了静态特性试验和单频激振试验研究,以研究线圈通入不同电流时,载重面加速度响应随激振频率变化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电磁作动器通固定电流时,垂直加速度随激振频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在4-6Hz左右达到峰值;电磁作动器底部电磁线圈电流固定,顶部电磁线圈电流变化时,在4Hz以下垂直加速度响应差别很小,在4Hz以上时,随电流增大,加速度响应增大。由此可见,调节电磁作动器电磁线圈中的电流,可以改变电磁作动器的减振性能。3.研制了电磁作动器电子控制单元,包括硬件和软件系统。开发了能连续有效调节输入电磁作动器电流大小的电力变换器,研制了以DSPIC30F2010单片机为核心的控制器,外围电路包括垂直加速度、电源电压、电磁线圈电流等信号的采集处理电路,开关电源,IGBT驱动电路,人机对话接口等。在外围电路中考虑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通用性,增强了硬件系统的适用性。控制程序用C语言编写,实现的主要功能有:系统输入信号的采集与处理、控制算法的实现以及控制信号的输出,关键参数的显示等。此外,考虑到应用现场的复杂性,还对系统软硬件进行抗干扰设计,试验表明,系统软硬件运行平稳。4.通过单频激振试验,比较研究了施加控制和未施加控制两种状态下电磁作动器的加速度响应。试验结果表明,电子控制单元工作稳定可靠,施加控制的电磁作动器加速度响应小于未施加控制的电磁作动器加速度响应,施加控制的减振效果明显优于未施加控制的。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为主动座椅悬架电磁作动器及其控制系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其他文献
测井车是整个测井设备中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用来装载测井、射孔等仪器和电缆绞车的石油专用作业车,主要用于各种油、气、水井的测井、射孔和打捞等作业。随
雷达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眼睛”与“耳朵”,广泛应用与军事与国民生产领域。探地雷达能够提供地面目标信息与地理资料,在地质探测、公共交通、灾害搜救、军事安保等诸多领域
工业上机械手臂是比较常见的机器人,但是其运动空间和灵活程度有限,而蛇形手臂机器人恰恰能够弥补这些不足。本文是基于拉线式蛇形手臂进行的研究,具有蛇形手臂的机器人在比
近年来,薄壁细管材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微机电系统、精密光学线路、精密电子设备、航空精密件等领域。随着各行业对机器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薄壁细管的各精度指标要求也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