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分”到“合”

来源 :外交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h4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的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是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分税制”、“营改增”和“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为切入点,回顾了1994年到2018年的税收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分析了改革的现状。如何通过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构建优化高效统一的税收征管体系,进一步理顺事权与财权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是个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以北京市的税务实践为例,通过对其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地方税收、转移支付及税收征管效能等问题进行评估研究,表证征管体制改革的核心在于事权与财权匹配,充分体现了中央与地方的博弈。1994年分税制体制改革推行、国税地税机构分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税收的征管效能,确保了中央和地方财力的提升,符合我国当时发展形势。但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现有的财政税收模式需要与时俱进,分税制有待进一步完善。2016年营改增政策的全面推开,是我国税制改革进程中一项重要的举措,打破了中央与地方的核心税收收入分配现状,加速了财税体制的改革。由于营改增的推行,以及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机构分设已不符合当前征管效能的要求,不符合降低征纳成本的要求,国地税征管体制改革的实施是必然要求和形势所需。2018年6月15日,我国实施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省级国税、地税机构正式合并。此次改革,使分税制的形式发生了彻底变革,下一步国家将继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重构分税制。回顾过去20多年的税收管理体制的变化,可以看出,改革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深化调整,以适应政治、经济体制的需要。国税地税征管体制的改革,国税、地税机构的分与合,归根结底还是要实现中央与地方的事权与财权相配,从而有效利用政府的财政收入,提供公共产品,满足公众的基本保障,同时维护社会、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本文通过北京市的税务实践样本,着重分析了征管体制改革发展现状,其路径虽然不能代表全国普遍情况,但作为省级税务局,其具有高度的代表性和可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根据垃圾场的特点,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垃圾场沼气收集管网的设计方案,并介绍了相关装置的原理.
本文对标准胶加工废水和氧化塘种植的水葫芦厌氧发酵制取沼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葫芦是一种良好的沼气发酵原料,批量发酵每克干物质可生产沼气0.344L。常温下,水葫芦预发酵后与废
目前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主要运用的多为混凝土浇筑技术。混凝土浇筑技术对于建筑的施工有着重要作用,并且混凝土浇筑技术也可以保证施工各环节得以安全实施,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