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B.t基因转化花椰菜已有不少报道,但很少有将CpTI基因转化花椰菜的研究报道。本实验以花椰菜为试材,通过植物基因工程获得抗虫转基因植株,主要的工作和结果如下: 1.花椰菜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 以4-7天花椰菜的子叶,下胚轴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加入不同浓度和不同组合的6-BA,NAA,筛选出外植体不定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MS+BA2.0mg/L+NAA0.2mg/L),并比较了两种不同外植体的分化能力,下胚轴的分化频率高于子叶。 2.花椰菜外植体对卡那霉素(Kan)的敏感性分析 在分化培养基中加入浓度为10mg/L的Kan时,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明显受到抑制,形成的愈伤组织也部分死亡;当Kan加入浓度为15mg/L时,外植体及形成的愈伤组织全部逐渐白化死亡;当浓度为30mg/L时,外植体未形成愈伤组织就白化死亡,因此以15mg/L Kan作为外植体的筛选压。 3.花椰菜外植体高频转化体系的建立 在最适培养基上试验了预培养时间、感菌时间、共培养时间等转化条件,建立了花椰菜外植体的高频转化体系:4-7天的子叶和下胚轴外植体,再生培养基上预培养3天,在用YEB液体培养基稀释10倍的菌液中感菌30-60秒,共培养2天后,立即转入含Carb的脱菌培养基(MS+6-BA2.0mg/L+NAA0.2mg/L+Carb500mg/L)中培养7-10天抑制农杆菌的生长,然后转入含Kan的筛选培养基(MS+6-BA 2.0mg/L+NAA0.2mg/L+Kan15mg/L+Carb300mg/L)中筛选抗性愈伤组织和抗性芽,每两周换一次培养基。逐渐降低Carb的浓度。经多次继代培养,淘汰未转化的“假转化体”,得到具有Kan抗性的转基因植株。 4.转基因植株的鉴定 提取转基因植株的总DNA,对其进行PCR扩增,大部分转化植株呈阳性,而非转化植株呈阴性;对PCR阳性植株进行PCR-Southern杂交和Southern杂交分析,转化植株都有特异杂交带,而对照无特异杂交带,结果证明CpTI基因已被整合到花椰菜的基因组中。同时对转化植株进行初步的离体叶片饲虫试验,结果显示转化植株具有一定的抗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