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膜分离制氮设备的设计与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guangli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外早已开始进行的注二氧化碳、天然气或氮气进行驱油,取得了巨大收益。以缝洞型油藏为例,水驱效果最多,采收率能达到40%左右,而气驱却可达到50%。利用气体驱油三次采油技术已经开始逐步走上缝洞型油藏深度开发提高采收率的舞台,利用氮气的特性,使用高压大排量氮气对缝洞型油藏进行驱替施工,可以有效的提高油田的采收率。进行气驱油作业的关键是研制高压气体注入系统。针对高压、大排量的膜分离制氮设备在国内市场空缺的现状,我公司研制的系列制氮、注氮设备填补了国内该产品空白。本文是对高压膜分离制氮设备机械部分设计研究的结果。首先,本文以西北塔河油田面临的生产问题为例,分析了缝洞型油藏注气工艺对高压膜分离制氮设备的需求,通过分析目前国内外高压膜分离制氮设备的产品现状,了解目前市场上高压膜分离制氮设备的基本能力,提出了我公司设计的新研制的制氮、制氮设备所面临的主要难题和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接着,分析了高压膜分离制氮工艺的主要流程和工艺设备的能力,根据撬装设计、模块化布局的基本要求,给出了设备整体的布局方案。以新开发增压机为突破口,解决高压增压机不满足工艺要求的技术问题,通过优选配套系统和力学设计计算,给出了满足西部油区要求的高压膜分离制氮设备的总体设计。随后,对设备主要承压部件进行了力学计算验证,从管道、安全阀、缓冲罐等主要承压部件计算分析和整体配置布局的设计进行阐述。最后,本文通过Bentley Puls XM软件对支撑系统的静强度和振动特征进行了分析,验证了设计的安全性和整体动力学性能。设备整体通过在油气田开采现场的连续使用,表明设备现场运行良好情况,达到了设计要求。
其他文献
本论文主要建立和研究了安全工程工艺危险源评估方法——P-F Am联合安全分析模型(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Failure Modes and Effects Analysis Method,P-F Am)。该模型通过研究预先性危险分析法(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PHA)和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法(Failure Modes and Eff
在石油炼制及化工生产装置内,各装置框架都设有消防竖管,在火灾发生时,用于框架给水。但当装置框架内的设备、管道着火时,由于现场火势较大、高温热辐射,往往使消防人员不能靠近,这时距离着火点较近的消防竖管,并不适于消防人员操作使用,只能通过泡沫水炮、高喷车等设备远距离灭火。本文以催化干气制乙苯装置为例,对曾经发生过的循环苯转油线泄漏着火事故,按照原泄漏面积,依据小孔泄漏公式,计算泄漏量及释放热量强度,结
油气输送管道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自身存在的质量问题和外界环境的影响,会产生各种类型的缺陷,缺陷对管道的危害性极大,易造成管道的破裂和泄漏等事故。这些缺陷主要分为腐蚀和应力集中两大类。不同类型缺陷造成的危害不同,其预警及维护的优先级也有所区别。磁记忆检测技术是一种能对铁磁性材料的早期损伤进行检测的无损检测手段,然而,仅根据金属磁记忆原始信号本身只能初步判断被检管道有无缺陷,无法对缺陷的类型进行有效区分
石油工业领域中,铁磁性材料因其良好的特性被广泛应用。铁磁性材料构件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各种应力的作用,长期积累会使应力集中区发生形变导致构件失效,引发安全事故。论文充分调研国内外应力检测技术,基于各种检测方法的适用条件及优缺点,重点对基于磁结构参数的应力测量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利用电磁无损检测技术测量铁磁性材料的磁滞回线并计算出矫顽力、剩磁、最大磁感应强度等磁结构参数,综合分析试件所受应力状态,对铁磁
地震资料的边缘检测尤其是断层的检测在地震处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地震资料的处理是解释的前提,相应的地震资料边缘(如断层,尖灭)检测的方法研究也越来越重要。断层即是油气田的边界,也是油气运移的通道,因此断层检测对油气勘探开发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边缘检测的方法研究应用在地震勘探中已经很多年了,在检测地震资料中地下地质体边缘方面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但是边缘检测方法对噪音特别敏感,对与地震资料品质差,信噪比
在抽油机有杆泵采油系统中,因油管和抽油杆之间的偏磨和腐蚀造成的修井作业量一直居高不下,每年因杆管报废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为解决偏磨腐蚀造成油管渗漏断脱频繁作业的难题,在全国各油田出现了多种抽油机井偏磨治理工艺配套技术,研发了陶瓷、不锈钢、聚乙烯等多种内衬复合油管来提高油管的抗磨损防腐蚀性能,经过不断研究和试验,超高分子聚乙烯超(ULTRA 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
油气地震勘探采集变观设计是地震采集工程技术方案实施的必要环节,它涉及地球物理、数学、计算机图形学、并行计算技术等多学科领域,在野外地质采集工程现场普通计算机环境下,变观设计的高效是实现高密度、高精度地震勘探采集的关键。地震勘探变观设计中,SPS数据、面元分割、卫星图像的精准校正和属性绘制技术是决定变观设计乃至地震勘探效率的关键。现阶段,基于海量数据和高效采集的地震勘探方法成为了地震勘探采集的主流方
聚合物驱油是一项三次采油新技术,是我国中老油田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措施之一,虽然起步较晚,最近十几年才发展起来,但该技术的发展速度还是比较快的。与水驱注入工艺不同的是,聚合物驱投资大、运行费用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聚合物驱油工艺实施的关键,以及能否取得良好驱油效果的保证和前提,是保证聚合物溶液的连续有效注入,注聚工艺中的关键设备是注聚合物泵。针对现场使用中出现的注聚泵对聚合物溶液的机械剪切作用导致
随着页岩气田开发进度的不断加快,部分页岩气井逐步面临出砂大的问题。由于产生了众多固相颗粒物质,导致对地面管线、设备、仪表等造成堵塞和冲蚀,严重制约了测试油井的安全性问题。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某页岩气田施工现场上应用的除砂器,在对现场的工作情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阐述了高压除砂器的种类以及各自特点,并对除砂器工作原理进行分析。然后从砂子粒径、流体速度、流体流动性、操作及安全性等方面分析了旋流除砂器除砂作业
近年来,国内油田在杆管偏磨抽油机井上大量使用塑料内衬油管,减缓了杆管偏磨问题,抽油杆因偏磨造成的损坏大幅度减少,油井检泵周期不断上升。随着抽油机井检泵周期的提升,抽油杆断裂失效的矛盾逐渐突显出来。胜坨油田经历近50年的开发,目前已经进入特高含水后期,综合含水达到96.55%。为满足特高含水后期提液的要求,胜坨油田油井泵径不断增大,泵挂深度不断加深,抽油杆受力增大的同时,腐蚀环境逐渐变差,特别是在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