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是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 I类分子的轻链,参与免疫应答和细胞间相互识别。在慢性肾衰竭患者体内,β2M不能被正常代谢去除,也无法被普通透析有效清除,因此在体内累积,诱发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是肾衰患者透析并发症的主要致病毒素。血液净化吸附去除β2M的治疗方式已被临床普遍采纳,但目前所采用的非特异性吸附剂由于目标选择性差,存在低效、高副作用的缺陷。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驼源纳米抗体的高选择性免疫吸附剂的制备策略,针对人β2M筛选并制备了高亲和力纳米抗体,以此为配基合成吸附剂并验证了其应用于血液净化去除β2M的可行性,具体内容如下:(1)抗β2M纳米抗体的筛选。应用噬菌体展示库技术筛选纳米抗体,经过4轮筛选,挑取了233个单克隆噬菌体样品进行ELISA比较亲和活性,获得了30个亲和活性较好的噬菌体样品,测序去除重复和错误序列后,获得13种高亲和活性的纳米抗体序列,其中来源于免疫库的有11种,这体现了免疫库的多样性。通过再次ELISA比较,最终确定4种亲和活性最高的纳米抗体序列A55、A82、A107、B82O(2)纳米抗体的制备与亲和活性检测。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构建4种纳米抗体重组表达载体,分别转入两种宿主菌中,宿主E.coli Shuffle T7的可溶纳米抗体表达量优于E.coli Origami 2。使用镍柱亲和纯化,获得了6种纯度90%以上的纳米抗体,即A55S、A107S、B82S、A82S、A55O、A82O,其中产量最高的是A55S,达到100 mg/L。通过ELISA和Biacore分别定性和定量比较纳米抗体的亲和活性,发现纳米抗体A55S的亲和力最高,平衡解离常数(KD)达到2.931×10-6M。(3)免疫吸附剂的制备与评价。通过比较5种纳米抗体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发现使用ε-聚赖氨酸作为间隔臂的吸附剂D效果最好,但配基密度要控制,太高会引起纳米抗体蛋白多点固载,导致蛋白失活。在β2M上样浓度2mg/mL的条件下,吸附剂D1对β2M的动态吸附容量高达11.45]mg/mL,但是相同条件的血浆体系中,其动态吸附容量会显著降低,血浆中其它物质的非特异性吸附影响了β2M的吸附。总之,本论文通过噬菌体展示库技术筛选得到了高亲和活性的纳米抗体序列,并表达纯化出抗体蛋白,测定其亲和力,最后制备免疫吸附剂探索其应用于血液净化的可行性。然而,较强的非特异性吸附影响了吸附剂对p2M的去除效果,提高纳米抗体亲和力与定向固载抗体蛋白是未来解决该问题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