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首先研究了城市社会体育、城市竞技体育、城市学校体育自身和谐以及三者之间和谐发展的有关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自身和谐模式。其次,研究了城市体育如何与城市卫生、城市教育、城市文化等相关社会系统维持和谐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共享模式。最后,研究了城市体育如何融入城市管理、城市规划、城市生态从而促进城市和谐发展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参与模式。通过研究,本研究认为:区域城市公共体育服务发展均等化是城市社会体育和谐发展的理念基础;人均公共体育资源量提高是城市社会体育和谐发展的物质基础;社区体育是实现城市社会体育和谐发展的有效载体;加强对城市弱势群体的体育关照是促进社会体育和谐发展的紧迫任务。促进体育赛事、竞技体育项目发展与城市特色相符是城市竞技体育发展理念;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建设,强化对运动员文化教育,以及建立运动员社会保障机制是发展基础;减少城市竞技体育不当甚至违法、犯罪行为,以及移植民主作风,重塑教练员与运动员关系是发展路径;促进城市竞技体育区域发展均衡,以及促进城市竞技体育项目均衡发展是紧迫任务。学校体育教学目标和内容与新课标要求相符是城市学校体育发展理念;扩展体育课程资源是发展基础;增加体育教师数量,以及加强体育教师培训力度是发展路径:真正落实学校各项体育活动是紧迫任务。为了促进城市竞技体育与城市社会体育和谐发展需要实现体育自身价值与体育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需要注入“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理念;需要树立竞技体育与社会体育互相取予的意识。为了促进城市社会体育与城市学校体育和谐发展需要转变观念,理顺条块;需要构建和谐制度环境,推进城市社会体育与城市学校体育和谐发展;需要抓好共生界面建设,多元主体共同推进;为了促进城市竞技体育与城市学校体育和谐发展,需要对竞技体育进行教材化处理;应致力于培养体育氛围、塑造体育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应注重体育竞赛的杠杆推动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城市体育与城市教育之间通过实施“体教结合”共享模式,推动城市体育系统与城市教育系统和谐互动,资源共享,推进学校体育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竞技体育人才,最终实现以学校体育作为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础和结合部,全面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城市体育与城市教育之间通过实施城市学校社区体育一体化共享模式,打破彼此隔离的状态,实现互相渗透、有机结合,进而共享资源,促进城市学校以及城市社区体育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城市社区体育组织和城市社区卫生组织进行有效整合,城市体育与城市卫生推进实施健康管理与社区体育共享模式,依托社区体育在线健康管理系统、社区体育俱乐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平台,发挥社区体育指导员的主导作用,在政策法律的保障和经费及各种资源的支持下,运用健康管理理论、方法,普及体育健康知识与技能,进行体育健康行为(参与)干预,提高居民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城市体育与城市文化之间推进实施城市体育与城市文化的“多元结合”共享模式,推动城市体育与城市文化体系各个组成部分和谐互动、资源共享,从而促进城市体育与城市文化共同发展。为了促进城市和谐发展,城市体育参与模式的实施,重在参与路径建设:体育参与城市管理,从体育促进城市社会功能性整合、城市社会制度性整合以及城市社会认同性整合三个路径入手;体育参与城市规划路径包括体育参与城市生活圈规划,参与城市扩展规划;参与城市更新规划;城市大型体育赛事举办、体育旅游等体育休闲产业项目建立以及城市多种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参与城市生态环境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