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交通是人类生活空间重要的组成部分,与人们的出行活动息息相关,对城市稳定、可持续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路网规模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交通拥堵的现象越发严重。为提高现有路网的利用效率,当前全国很多大城市纷纷启动建设智能交通综合信息平台,实时反映道路交通流的运行状态、准确的为出行者和交通管理者提供出行参考和决策支持。智能交通综合信息平台有效发挥其应用功能的前提条件是拥有高质量的路网交通信息数据。然而,在实际交通信息采集过程中,由于种种检测系统故障因素的影响,往往获取的交通信息数据存在质量问题,其呈现的交通流运行状况与实际的路网交通流运行状况出现偏差或不符合交通流运行的长期趋势性,继而导致交通状态的误判。因此,在交通信息数据输入数据库之前,对不同交通信息采集方式获取的原始数据进行质量评价与控制,对智能交通信息平台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以上问题,依托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子课题“多源多维城市交通状态感知与交互处理”,通过分析当前国内外有关研究交通信息数据质量的评价与控制方法上存在的问题,结合智能交通综合信息平台对交通数据的应用需求,进一步研究了多源交通数据质量的评价与控制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以依托项目和选题背景为基础,通过分析数据质量评价领域的研究成果及归纳总结交通数据质量评价与控制方法的研究现状,明确了论文的研究对象、目的及意义,确定了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其次,从时间序列的角度剖析交通流运行信息数据呈现的三种分布特性,继而界定交通信息数据质量的定义,同时基于多种数据源,借鉴国内外数据质量评价与控制方面研究的框架理论,设计了一套涵盖全面的交通信息数据质量评价与控制体系,其中包括体系的基本原理、整体架构以及运用决策学中主客观相结合的层次分析法(AHP)的思想和以历史数据的评价期望值为基准计算评价结果的方法构造体系的关键部分。然后,通过分别深入分析感应线圈和车载GPS检测数据的质量影响因素及有质量问题数据的表现特征,制定了反映各自数据源的数据质量评价指标并选择了相应的评价与控制方法,选用城市路网中这两种检测系统获取的交通数据对质量评价与控制的方法和体系进行了有效的实例验证。最后,总结了全文研究成果,并分析存在的不足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