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HPC-RC箱型组合梁结构抗弯性能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DING1229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材料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在桥梁工程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如果桥梁结构全部采用UHPC材料则工程造价过高,为了充分发挥UHPC材料的优异性能、提高经济效益,研究能够同时使用UHPC材料和普通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新型UHPC-RC组合梁是推广UHPC材料在桥梁工程中实际应用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以安徽省某高速公路跨线人行天桥所采用的一种全装配式UHPC-RC箱型组合梁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分析、缩尺模型试验、数值模拟等研究方法,对该类UHPC-RC箱型组合梁的抗弯性能进行研究,并对关键设计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为结构设计优化提供依据。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及相关结论如下:(1)UHPC-RC箱型组合梁人行天桥设计方案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均能满足相关规范要求,且承载能力富裕度和安全储备较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采用无筋UHPC“U型梁”的UHPC-RC箱型组合梁人行天桥设计方案,通过有限元分析可知,该方案的抗弯性能满足相关规范要求,但由于未配置预应力及普通钢筋,且UHPC“U型梁”的截面尺寸轻薄,使其截面抗弯刚度较小,会导致较大的挠度;(2)制作了采用无筋UHPC“U型梁”的UHPC-RC箱型组合梁缩尺模型,进行了材料性能试验和抗弯性能试验,明确了试验梁从弹性状态到结构破坏的整个过程:线弹性阶段、弹塑性阶段、裂缝发展阶段和破坏阶段。虽然UHPC“U型梁”中未配置钢筋,但最终破坏状态仍具有较好的延性,没有发生类似素混凝土的脆性破坏,充分说明加入钢纤维能够有效提高UHPC-RC箱型组合梁的抗弯承载能力和延性能力;(3)试验梁的主裂缝出现在跨中,但梁体也出现了一些细小的斜裂缝。在裂缝发展和破坏过程中,能够观察到主裂缝处有钢纤维不断被拔出的现象,进一步说明在裂缝处钢纤维起到了有效的连接作用,限制了裂缝发展;(4)针对采用无筋UHPC“U型梁”的UHPC-RC箱型组合梁在结构及材料方面的特点,参考材料性能试验,基于ABAQUS软件平台,建立了基于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的UHPC-RC箱型组合(试验)梁非线性实体有限元模型,并对抗弯性能试验进行了全过程模拟。结果表明: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数据具有较好的吻合度,一方面验证了该建模方法的正确性,另一方面也验证了该类UHPC-RC箱型组合梁的受力特点和破坏机理;(5)提高桥面板的钢筋直径或配筋率以及UHPC材料的抗拉强度,能够有效提高UHPC-RC箱型组合梁的抗弯承载能力,其中,钢筋的影响大于抗拉强度。但改变UHPC材料的抗压强度和桥面板普通混凝土强度等级对UHPC-RC箱型组合梁的抗弯承载能力影响甚微。
其他文献
桥墩局部冲刷是造成桥梁破坏失事的重要原因,冲刷防护措施是局部冲刷研究的重要内容,已有防护措施主要是基于河床抗冲刷提出,而改变水流结构降低冲刷危害应是可行的思路,但目前研究成果较少,采用气流改变水流结构更是未见研究成果。论文拟基于气流对水流结构影响相关研究成果,开展基于气流调节水流结构桥墩局部冲刷试验研究,应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工程实践价值。本文基于桥墩局部冲刷机理,气流对水流流动影响研究和工程实际应
车辆荷载作为桥梁服役期间承受的重要荷载,当车辆行驶于桥面时会产生冲击作用,这种冲击作用一般用冲击系数来度量。冲击系数的合理取值不仅影响着桥梁建设的安全性与经济性,还可为桥梁服役期间的安全检测与评定提供依据。目前大多数冲击系数的研究只考虑桥梁跨中位置或极少数的几个位置,然而冲击系数最大值并不一定在桥梁跨中,考虑冲击系数沿全桥的分布情况会更符合实际。基于上述原因,本文研究了不同影响因素下简支梁桥和连续
新能源的大力发展为全球碳减排提供了一种有效可靠途径,以此为基础的微电网技术得到了广泛研究,其中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因能整合新能源发电单元、储能以及不同类型负载而受到研究重视。本文以交直流混电网的协调控制研究为立足点,分析了交直流混合微电网拓扑类型以及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目前研究的难点和重点,并针对交流和直流微电网中多储能荷电量均衡控制方法,无法适用于交直流混合微电网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ILC的自适应系数双
严密防控环境风险、壮大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生态环境等产业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经途径。近几十年来,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已经在众多国家得到广泛的关注与高效利用。然而新能源并网系统引入大量电力电子器件,由此带来的谐波谐振问题不容忽视。研究计及多逆变器并网谐振问题的等值模型成为当今电力系统暂稳态分析的重点。因此,本文针对光伏电站接入配电网的谐振抑制优化和多机并网等值建模分别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分析。首先,
随着光伏电站的大规模投入使用,光伏电站并网所引起的电能质量问题成为一个研究热点。然而大部分的研究集中于如何监测光伏电站的电能质量,而研究从电站电能质量异常来溯源造成电能质量异常的因素,对于方便指导光伏电站运维人员排除电站异常具有更重要的工程意义。论文着眼于光伏电站并网电流的电能质量分析,探究引起电能质量异常的源头,主要工作及创新如下:(1)首先调研了光伏电站电能质量监测以及核心设备逆变器的故障诊断
电信号中多频率分量的幅值提取对于检测电网信号中的谐波分量,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测量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心电信号,反映脑部神经活动,研究脑部疾病;处理雷达探测时的回波信号,探测和识别检测目标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与电网中对电网信号进行谐波检测类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Experimental and Advanced Superconducting Tokamak)的运动斯塔克效应(MS
钢-混组合梁桥凭借其安全、经济、环保、高效的特点,广泛应用于中小跨径桥梁中。本文针对双主梁钢-混组合梁桥的车-桥耦合振动效应控制问题,以一座4×35 m连续双主梁钢-混组合梁桥为工程背景,设计了一种碰撞调谐质量阻尼器(pounding tuned mass dampers,PTMD),研究了基于PTMD的双主梁钢-混组合梁桥车-桥耦合振动效应控制,并深入研究了PTMD参数对其减振效果的影响。论文的
近年来我国公路隧道建设得到大力发展,隧道总里程持续增加。然而由于隧道结构的封闭性,机动车在行驶过程中所排放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污染物容易在隧道内产生积聚难以有效排除,隧道内的空气状况通常较差,可能导致隧道内人员健康问题。因此对隧道中流场与污染物扩散的研究具有一定实际意义。就公路隧道而言,机动车行驶所产生的交通风是影响隧道通风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机动车尾气是隧道中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所以着重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电网架构日趋复杂,电网中安全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其继电保护装置是作为设备安全稳定的一道重要防线。在变压器保护中,对内部故障以及励磁涌流的辨识是保障保护装置正确动作的关键。本文重点研究了基于J-A模型的变压器等效模型以及J-A模型与继电保护结合的保护方法。首先,分析了变压器励磁涌流的相关原理,介绍了单相变压器励磁涌流的数学模型。在建立模型
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对保证社会生产生活的有序进行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复杂性也越来越高,这意味着电网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分析近年来世界各地发生的大规模停电事故,可以发现这些事故的起因大多是:电网局部线路出现故障后,该线路保护装置动作使故障线路被切除,之后潮流发生大规模转移,致使正常线路过载并引发过负荷保护装置动作,从而引起连锁跳闸反应。因此,为提高电网的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