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维生素B2(VB2)和维生素B9(VB9)是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B族维生素,在人体和动物体代谢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VB2和VB9在膳食补充剂、强化食品和动物饲料中的使用量迅速增加。为了实现有效监管、保证产品质量,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筛检VB2和VB9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基于高效薄层色谱(HPTLC)特有的开放性,HPTLC已经实现了与多种新型检测方法的联合,在食品药品分析中表现出了巨大优势。本论文将HPTLC与定量的荧光光密度扫描(FLD)、定性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相结合,建立了一种快速筛检确证食品、药品和饲料中VB2和VB9的方法,并将此方法应用于实际样品测定中。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建立了VB2和VB9的HPTLC-FLD分离定量方法。优化色谱展开流动相,确定VB2最佳流动相为甲醇/乙酸乙酯/氨水(2:8:1,v/v/v),VB9流动相为甲醇/乙酸乙酯/氨水(6:4:1,v/v/v)。提出了基于薄层色谱板的VB9原位气相氧化衍生方法,通过连续的臭氧氧化实验,确定最佳氧化时间为3 min。优化FLD扫描定量条件,确定VB2和VB9的扫描条件均为360 nm激发波长,K400滤光片。优化后的定量条件下,VB2和VB9在10~80 ng/zone范围内标准曲线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为0.999;VB2和VB9的检出限均为7 ng/zone。然后,建立了基于薄层色谱板上的SERS定性分析方法。比较不同激发波长对SERS测定图谱的影响,结果表明VB2和VB9的最佳激发波长均为532 nm;比较不同纳米银粒子(AgNPs)对SERS测定结果的影响,结合AgNPs在形状、粒径和电位等方面的差异,确定VB2使用硼氢化钠法制备的纳米银粒子时SERS测定效果最好,VB9为柠檬酸三钠法制备的纳米银粒子时测定效果最好。通过进一步解析VB2和VB9的SERS峰谱,探究分子在银表面的吸附模型,结果表明VB2分子主要为芳香环部分吸附于银表面,VB9分子主要为喋呤环吸附于银表面。最后,采用优化后的HPTLC-FLD-SERS方法对复合维生素药片、猪预混饲料和早餐强化燕麦片中的VB2和VB9进行测定。3种样品VB2和VB9的添加回收率均在89%~11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3%;此外,使用高效液相-紫外检测法(HPLC-UV)对样品检测结果进行了验证,证实了本方法能够对含有VB2和VB9的样品进行准确检出,对复杂成分样品具有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