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是发病率及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首要疾病。以手术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目前为止NSCLC患者首选治疗方式,但术后肿瘤复发是制约其5年生存率不足15%的主要原因。因此,及早发现NSCLC患者术后肿瘤复发迹象有助于提高NSCLC术后患者5年生存率。代谢组学研究显示:多种肿瘤组织的氨基酸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织,提示肿瘤细胞为满足其生长需要更多氨基酸。因此,肿瘤细胞膜表面的氨基酸转运体表达水平可能是潜在的临床肿瘤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的生物标志物。近年来研究发现,包括肠癌、肾癌、卵巢癌在内的多种恶性肿瘤组织中L-型氨基酸转运体1(Large-type aminoacid transporter 1,LAT1)表达水平显著增高,并且LAT1表达水平增高的患者往往术后肿瘤复发率较高,且更容易发生铂类耐药。由于国际上对于LAT1在肺癌领域中的研究起步较晚,特别针对于LAT1表达水平在何种NSCLC患者更具有诊断价值、以及其表达水平与铂类耐药发生机制都未明确。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RT-PCR方法检测我院NSCLC手术留样癌组织中的LAT1表达,分析LAT1表达水平与NSCLC手术患者临床病理参数、术后复发率、以及含铂类化疗耐药发生率三方面的关系,试图找到LAT1表达水平诊断NSCLC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率的人群谱、以及其表达水平与铂类耐药发生机制。一、LAT1表达水平与NSCLC手术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我们分析了76例NSCLC手术患者手术留样的肺癌组织中LAT1表达水平(分为LAT1高表达组和LAT1低表达组)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发现LAT1表达水平与NSCLC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率具有相关性,与其他临床病理因素因素均为无相关性。因此,我们先采用Kaplan-Meier分析法将LAT1的表达水平、性别、年龄等11个变量因素对患者术后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进行考察,发现LAT1的表达水平(P=0.01)、分期(P=0.00)是影响患者术后中位DFS的因素。然后将LAT1的表达水平和病理分期进行Cox回归分析,发现LAT1的表达水平和病理分期分别是影响患者术后DFS的独立因素。其中,LAT1的表达水平是独立于各临床因素及分期的影响患者术后DFS的独立因素,高表达的LAT1是NSCLC手术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负性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二、LAT1表达水平对不同类型的NSCLC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率的影响。LAT1表达水平可能对临床分期为Ⅰ期、病理类型为鳞癌、分化程度为低分化、瘤体积小于14.4(cm3)的NSCLC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的影响更具有诊断价值。三、LAT1表达水平与铂类耐药的相关性研究本研究中共有35例患者采用了以铂类为主的术后化疗。其中,18例患者发生铂类耐药,并与肿瘤复发密切相关。进一步分析35例患者的LAT1表达水平、BRCA1表达水平,发现LAT1表达水平(P=O.01)、BRCA1表达水平(P=0.00)与NSCLC患者的铂类耐药呈正相关,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后,我们用ROC曲线考察BRCA1表达水平、LAT1表达水平对35例NSCLC患者的铂类耐药的诊断价值。结果显示,BRCA1表达含量与铂类耐药间的ROC曲线面积为0.80,(95%可信区间:0.65-0.95),P=0.00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LAT1表达含量与铂类耐药间的ROC曲线曲线面积为0.80,(95%可信区间:0.65-0.95),P=0.00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最后,我们分析了LAT1、BRCA1、以及mTOR基因表达水平间关系,发现LAT1表达水平与BRCA1表达水平(P=0.00).mTOR表达水平(P=0.00)呈正相关,并具有统计学意义。BRCA1表达水平与LAT1表达水平(P=0.00)mTOR表达水平(P=0.00)呈正相关,并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得到的结果提示,1.LAT1表达水平与肿瘤复发率具有正相关,与其它临床病理因素无关,是独立于各临床病理因素影响NSCLC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因素,特别对临床分期为Ⅰ期、病理类型为鳞癌、分化程度为低分化、瘤体积小于14.4(cm3)的NSCLC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的影响更显著。2.LAT1表达水平可能通过介导mTOR通路下游DNA修复通路调控铂类耐药基因BRCA1表达,进一步导致患者铂类耐药引发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综上所述,本研究提出了LAT1表达水平影响铂类耐药引发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的机制,为LAT1作为一个NSCLC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的生物标志物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