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中地方政府行为研究

来源 :哈尔滨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code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制造业必须改变过去的高能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制造业需要在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获得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实现产业持续发展。因此,推动制造业建立节能、降耗、降低污染的绿色创新系统已势在必行。地方政府作为中央政府的下属机构执行中央政府制定的科技政策、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并作为独立的行政单位在职权范围内制定本地区的科技政策、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作为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的主体之一,地方政府以其自身的权威性、强制性和独特性在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对地方政府行为和制造业绿色创新进行理论分析,进行了制造业绿色创新与地方政府行为关联因素测度,并通过分析已有的系统分析方法,运用灰色关联分析进行了制造业绿色创新与地方政府行为的关联分析;通过运用博弈论的基本方法,依据博弈规则,构建了博弈模型,进行了不同层次和不同主体的博弈分析,并分析了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行为博弈、地方政府与制造业企业的行为博弈、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及制造业企业的三方行为博弈;在进行制造业绿色创新与地方政府行为的关联分析以及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中地方政府行为博弈分析之后,本文进行了地方政府行为系统分析,以此为基础,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进行了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中地方政府行为作用机理和定位研究,进行了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中地方政府行为的系统动力学(SD)分析,形成了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中地方政府行为的SD模型因果分析图和流图,并确定了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中地方政府行为的SD模型方程式和变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地方政府行为定位,为后文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关联分析、博弈分析、作用机理和定位研究之后,本文分析了地方政府行为绩效的内涵和影响因素,依据相关原则构建了地方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构建了地方政府行为绩效评价模型;以前文的理论分析为基础,结合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本文分别进行了黑龙江省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中地方政府行为博弈分析、黑龙江省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中地方政府行为SD模型仿真实证分析、黑龙江省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中地方政府行为定位分析、黑龙江省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中地方政府行为绩效分析;最后,本文分别从地方政府指导行为、地方政府组织行为、地方政府协调行为、地方政府服务行为、地方政府控制行为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优化地方政府行为的对策。   本文对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中地方政府行为做了比较全面、深入的研究,为地方政府制定促进制造业绿色创新的制度和政策提供借鉴,对我国制造业促进以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为基础的绿色技术创新,推动制造业产业创新体系的重构和产业升级,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摘要:中职学校以职业教学为主,侧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学生专业能力,从而保障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但这种形式严重阻碍学生创新意识形成和未来的发展。随着传统教育形式的改革,中职学校更加看重学生的个体教育,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积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这对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提出严峻的考验。基于这一点,语文教师应改变以往的授课形式,多加注重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学生培养创新思维。  关键词:中职教育;语文教学;
结合当前的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情况,提出了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并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通过加强阅读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组织科学的竞赛活动来满足学生的写作成就感,以及
小学古诗词的教学在小学教学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因此如何进行小学古诗词教学成为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命题.本文从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探索其问题背后的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们无时无刻不享受着当地乡土文化资源.对于学生来说,很容易能够形成情感上的共振,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修养.激活本地教育资源,能让学生在感受乡土文化的魅
语文作为我国教育中的基础学科,其学习不但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性,更加是我国文化的重要传承手段之一.其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能力对语文的整体学习都起着至关重要的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应拓展语文教学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事例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改革进程中的重要举措,对学生的综合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开展,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对小学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语文学习进行
文言断句是近几年全国卷必考的一个知识点,作为文言文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放在第一题,难度值不会太高.解答这道题,首先应结合断句内容的上下文,基本理解原文意思.在此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