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形棕囊藻与溶藻细菌的关系研究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jijipan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球形棕囊藻在我国南部海域多次暴发大面积有害赤潮,给水产资源和近岸海水养殖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和经济损失,并给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利用物理、化学等方法治理赤潮不甚理想的情况下,溶藻细菌作为生物治理手段成为新的研究方向。本文在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环境因子对球形棕囊藻生长的影响;球形棕囊藻的生活史;溶藻细菌的筛选及其分子生物学鉴定。论文还应用流式细胞仪研究了在溶藻细菌作用下的球形棕囊藻荧光变化特征,这些研究结果为赤潮的生物防治提供了理论及应用依据。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 1.球形棕囊藻在盐度为0的淡水中仍能生长增殖。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发现,不同盐度下生长的球形棕囊藻其大小、形态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淡水中生长的球形棕囊藻细胞直径明显大于同期在海水中培养的藻细胞,细胞表面光滑、鞭毛清晰可见;而在盐度较高的海水中培养的球形棕囊藻细胞表面粗糙,并形成非常明显的凹孔。根据本研究结果预测,现今频繁在海洋中导致赤潮的球形棕囊藻,由于航运的交流,在未来的江河、湖泊等淡水体中也有可能会形成水华。 2.发现了球形棕囊藻新的独特生活史。球形棕囊藻可以由初期的藻细胞群体相互靠近并通过絮状多糖黏附融合为更大的群体,然后发展成为单个囊泡。囊泡的形成还可以以二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实验室批次培养发现球形棕囊藻囊泡的生长周期为14天,最大直径可达20mm,细胞经历3代培养以后很难再形成肉眼可见的囊泡。 3.从珠海赤潮海水中分离出2株溶藻细菌Y01和Y04,对球形棕囊藻均有显著的溶藻效果。溶解方式均为溶藻细菌直接裂解藻细胞,其作用机制为:少数几个溶藻细菌吸附棕囊藻表面→溶藻细菌聚集增多→部分棕囊藻表层破裂→藻细胞内物质溶出→棕囊藻被溶解。
其他文献
二次函数是十分重要的基本初步函数 ,是解决高中数学问题的重要基础 ,其应用十分广泛 纵观近十年高考题 ,以二次函数为背景的不等式问题作为代数推理题在高考中频繁出现 二
对铜引起液态法调香白酒质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生产白酒的设备特别是灌装设备,有时将一些与白酒直接接触,但又无法使用轴承传动的部件(如某轴套采用耐磨的铜套),这样由一定配方配制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影响。方法:选择6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观察组于入院时给予详细评估,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对不同患
纳米技术是从20世纪开始兴起的,属于高新科技中的一种,发展前景十分可观。至今,纳米技术已经在医学、食品、化工等多个领域有所涉及。在食品科学工程当中,纳米技术也有所应用
中西方的决策环境不同,发展阶段也不同,但是决策将始终面临利益扭曲、不完全信息和不确定性等共性因素。现阶段,我国政府的科学决策意识差,决策权过分集中,决策受个人利益、部门利
本文首先对SUNTANS非静压模型在水平涡粘系数计算方法和网格参数计算等方面进行了改进,使模型的数值稳定性和适应性得到改善,然后基于改进后的模型对南海东北部内孤立波的生成
海洋混合是陆架海中核心的物理过程之一,对海洋中物质的交换、动量和能量的输运与海洋环流系统的维持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陆架海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为重要的海域,其丰富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