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cRNA-Malat1下调miR-211-5p加重脑缺血再灌注神经元损伤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llTang00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液LncRNA-MALAT1和miR-211-5p的表达变化目的:观察LncRNA-MALAT1和miR-211-5p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的表达变化。方法:收集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2020年2月到2020年6月健康受试者和缺血性卒中患者外周静脉血样本,通过提取血样总RNA,采用q RT-PCR检测血液中LncRNA-MALAT1和miR-211-5p的表达水平。结果:根据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有健康受试者40例和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1例纳入研究。1.两组受试者的性别、年龄、是否患有糖尿病、总胆固醇含量(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含量无统计学差异;而缺血性脑卒中组受试者在患高血压、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含量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异;2.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主要在轻度与中重度之间;3.同健康受试者相比,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周静脉血中LncRNAMALAT1的表达显著上升,而miR-211-5p表达显著降低,两者呈负相关;4.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与LncRNAMALAT1和miR-211-5p表达水平均没有线性关系。结论:脑卒中患者外周血LncRNA-MALAT1/miR-211-5p表达变化可能与缺血性脑卒中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相关。第二部分LncRNA-Malat1/miR-211-5p轴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损伤的影响目的:观察LncRNA-Malat1/miR-211-5p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并通过对LncRNA-Malat1、miR-211-5p分别单独干预以及联合干预考察LncRNA-Malat1/miR-211-5p轴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元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1.构建MCAO/R大鼠模型260-280 g的SD大鼠,雄性。采用1%戊巴比妥钠(45 mg/kg)腹腔注射麻醉。分离颈部组织充分暴露颈总动脉(CCA),同时结扎颈外动脉(ECA)和CCA近心端,夹闭颈内动脉(ICA),在ICA和ECA的交叉口以及CCA结扎处之间切口,将线栓沿切口插入,直至大脑中动脉起始段(深度约18 mm),1.5 h后拔出线栓,恢复血流灌注,缝合切口,再灌注24 h。2.实验分组观察造模情况,将实验动物分成三个组:正常组(Normal)、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CAO/R),n=8。观察LV-Malat1-RNAi的干扰效率,将动物分为四组: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CAO/R)、MCAO/R+空载病毒组(LV-NC组)、MCAO/R+慢病毒干扰组(LV-Malat1-RNAi组),n=3。观察联合干预LncRNA-Malat1和miR-211-5p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将实验动物分为七组: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CAO/R组),MCAO/R+空载慢病毒组(LV-NC组),MCAO/R+LV-Malat1-RNAi组(LV-Malat1-RNAi组),MCAO/R+AntagomirNC+CSF组(Antagomir-NC+CSF组),MCAO/R+Antagomir-211-5p组(Antagomir-211-5p组),MCAO/R+LV-Malat1-RNAi+Antagomir-211-5p组(LV-Malat1-RNAi+Antagomir-211-5p组),n=12。3.观察指标及方法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造模过程中大鼠脑部血流变化情况,ZeaLonga评分法评定大鼠造模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TTC染色检测造模后大鼠脑梗死体积;HE染色检测脑组织病理学改变;q RT-PCR检测LncRNA-Malat1和miR-211-5p以及COX-2 m 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大鼠皮层IL-10和PGE2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COX-2在神经元中的定位表达;Western blot测定大鼠皮层COX-2、BCL-2、BAX的表达水平。结果:1.多普勒血流仪检测到造模后大鼠脑部血流降低70%以上。2.同Sham组相比,MCAO/R组大鼠脑组织LncRNA-Malat1明显上调,miR-211-5p表达显著降低。3.与Sham组相比,MCAO/R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增加,缺血侧脑组织梗死显著增加;COX-2m RNA和蛋白显著上调,BAX蛋白显著上调;细胞核深染、核固缩加剧,空泡明显增加;PGE2含量显著增加,IL-10明显减少。4.与LV-NC组相比,LV-Malat1-RNAi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改善,皮层梗死体积明显缩小;大鼠皮层神经元的核深染、核固缩、空泡形成明显减轻;皮层COX-2、BAX蛋白表达下调,BCL-2表达上调;皮层COX-2阳性神经元数量显著减少;IL-10含量显著上调,PGE2含量明显下调;COX-2 m RNA显著下调、miR-211-5p表达明显上调。5.与Antagomir-NC+CSF组相比,Antagomir-211-5p组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显著增加,脑梗死体积增大;皮层神经元核深染和核固缩加剧,空泡增多,组织病理学损伤加重;皮层COX-2显著上调,BAX蛋白表达增加,BCL-2下调;COX-2阳性神经元数量增多;IL-10有下降趋势,变化无显著性,PGE2含量显著增加;COX-2 m RNA表达显著增加,miR-211-5p的表达水平下降。6.与LV-Malat1-RNAi组相比,LV-Malat1-RNAi+Antagomir-211-5p组大鼠脑梗死体积显著增加,神经行为学评分显著上升;皮层神经元核深染、核固缩及空泡形成均明显增加;COX-2、BAX蛋白表达上升,BCL-2表达降低;脑组织COX-2阳性细胞数增多;IL-10下调,PGE2含量增加,但差异并无显著性;COX-2 m RNA有上调趋势,无显著性差异;miR-211-5p显著下调。结论:1.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LncRNA-Malat1表达上调,miR-211-5p下调;LncRNA-Malat1表达与miR-211-5p呈负相关。2.敲低LncRNA-Malat1能够明显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同时大鼠皮层COX-2、BAX蛋白表达下调,BCL-2表达上调,COX-2m RNA显著下调、miR-211-5p表达明显上调,IL-10水平显著增加,PGE2的水平明显降低。3.Antagomir-211-5p明显加重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同时皮层COX-2、BAX蛋白表达增加,BCL-2下调,PGE2含量增加,COX-2m RNA表达显著增加,miR-211-5p的表达水平下降。4.LV-Malat1-RNAi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能被Antagomir-211-5p逆转。5.下调LV-Malat1-RNAi能明显升高miR-211-5p的表达,进一步作用于COX-2相关的炎症反应和凋亡,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第三部分下调LncRNA-Malat1对氧糖剥夺/复糖复致PC12细胞损伤的影响目的:探讨LncRNA-Malat1敲低对氧糖剥夺/复糖复氧诱导PC12损伤的作用。方法:1.构建OGD/R处理致PC12细胞损伤模型体外培养PC12细胞,生长至适宜密度更换为DMEM无糖培养基,于37℃,95%N2,5%CO2条件下进行氧糖剥夺,时间2 h,更换为DMEM高糖完全培养基,普通细胞培养箱中复糖复氧24 h。2.实验分组观察造模后LncRNA-Malat1的表达变化,PC12细胞分为两组:正常组(Normal)、模型组(OGD/R),n=3。观察LncRNA-Malat1对OGD/RPC12细胞损伤的影响,将细胞分为四组:正常组(Normal组),模型组(OGD/R组),OGD/R+si-NC组(si-NC组),OGD/R+LncRNA-Malat1小干扰RNA组(si RNA组),n=3。于OGD/R前24 h将LncRNA-Malat1 si RNA转染PC12细胞。3.实验方法及观测指标RT-q PCR检测LncRNA-Malat1的表达,MTT检测PC12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PC12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分析COX-2、BAX以及BCL-2蛋白的表达,ELISA试剂盒检测炎症因子水平。结果:1.同正常组相比,OGD/R组LncRNA-Malat1表达升高,细胞活力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COX-2、BAX蛋白表达显著增加,BCL-2明显减少;炎症因子PGE2、TNF-α含量明显上调,IL-10显著下调;细胞活力明显降低;2.同si-NC组相比,给予si RNA后PC12细胞活性显著提高,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COX-2、BAX蛋白表达显著降低,BCL-2明显增加,炎症因子PGE2、TNF-α减少,IL-10表达升高。结论:1.OGD/R处理致PC12细胞LncRNA-Malat1表达升高;2.下调LncRNA-Malat1可明显减轻氧糖剥夺/复糖复氧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减轻COX-2介导的炎症反应,进而减少PC12细胞凋亡相关。第四部分LncRNA-Malat1/miR-211-5p轴对氧糖剥夺/复糖复氧致原代神经元损伤的影响目的:观察氧糖剥夺/复糖复氧处理的原代神经元LncRNA-Malat1、miR-211-5p的表达变化,并通过对LncRNA-Malat1、miR-211-5p进行干预,明确LncRNA-Malat1/miR-211-5p轴对氧糖剥夺/复糖复氧致原代神经元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1.构建原代神经元OGD/R损伤模型提取原代神经元并培养元代神经元至成熟,DMEM无糖培养基替换维持培养基,将神经元转移至37℃,95%N2,5%CO2的条件下氧糖剥夺培养,时长为30 min,结束后再次换回维持培养基,将处理后的神经元放回95%空气,5%CO2复糖复氧,时长控制为24 h。2.实验分组观察LV-Malat1,miR-211-5p在OGD/R神经元的表达情况,将神经元分为两组:正常组(Normal)、模型组(OGD/R),n=3。观察LV-Malat1-RNAi在神经元的干扰效率,将神经元分为四组:正常组(Normal)、模型组(OGD/R)、OGD/R+空载病毒组(LV-NC)、OGD/R+RNAi病毒干扰组(LV-Malat1-RNAi),n=3.观察LV-Malat1联合miR-211-5p干预对OGD/R致神经元损伤的作用,将神经元分为七组:正常组(Normal)、模型组(OGD/R)、OGD/R+空载病毒组(LV-NC)、OGD/R+LV-Malat1-RNAi组(LVMalat1-RNAi)、OGD/R+Inhibitor-NC组(Inhibitor-NC)、OGD/R+Inhibitor-211-5p组(Inhibitor-211-5p)、OGD/R+LV-Malat1-RNAi+Inhibitor-211-5p组(LV-Malat1-RNAi+Inhibitor-211-5p),n=3。3.主要实验方法及观测指标免疫荧光法鉴定神经元纯度;MTT检测神经元活力;TUNEL试剂盒检测神经元凋亡;q RT-PCR检测LncRNA-Malat1、COX-2m RNA、miR-211-5p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OX-2、BCL-2、BAX蛋白表达;ELISA试剂盒检测IL-10、PGE2的含量。结果:1.同Normal组相比,OGD/R致原代神经元LncRNA-Malat1表达显著上调,miR-211-5p明显下调。2.同LV-NC组相比,LV-Malat1-RNAi组原代神经元细胞活力显著增加;TUNEL阳性细胞显著减少,COX-2 m 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下调,miR-211-5p表达升高,BCL-2上调,BAX下调,PGE2表达减少。3.同Inhibitor-NC组相比,Inhibitor-211-5p组原代神经元细胞活力显著下降,TUNEL阳性细胞数量增多,COX-2 m RNA表达显著上调,miR-211-5p表达下调,COX-2表达上调,BAX蛋白表达上调,PGE2表达增加。4.同LV-Malat1-RNAi相比,LV-Malat1-RNAi+Inhibitor-211-5p组原代神经元细胞活力下降,TUNEL阳性细胞数量上调,COX-2 m RNA表达增加,miR-211-5p表达下调,COX-2、BAX蛋白上调,PGE2含量增加。结论:1.OGD/R致原代神经元损伤的同时,原代神经元LncRNA-Malat1表达上调,miR-211-5p下调,两者呈负相关。2.敲低LncRNA-Malat1表达能明显减轻原代神经元凋亡,增加神经元活力;COX-2 m RNA和蛋白、BAX蛋白表达显著降低,BCL-2明显上调;miR-211-5p表达上调。3.LncRNA-Malat1-RNAi对OGD/R致原代神经元损伤的作用能被miR-211-5p inhibitor逆转。4.LncRNA-Malat1/miR-211-5p轴参与了OGD/R致神经元损伤的机制,miR-211-5p可能是LncRNA-Malat1的下游靶标。
其他文献
在离子辐照领域,离子与固体相互作用及其诱导的辐照效应,是一个较为基础且重要的科学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系统研究与理论阐述,是明晰各类材料在辐照环境下微观损伤与宏观性能等演化机制的基础。在离子辐照环境下,载能离子将与辐照材料的原子发生相互作用,并通过两种方式损失其能量:核能量损失,载能离子与材料原子核发生弹性碰撞造成的能量损失;电子能量损失,载能离子与材料核外电子发生非弹性碰撞造成的能量损失。晶体材料能
目的:回顾性分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方法:共纳入32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388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心血管疾病定义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包括稳定性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评估心血管疾病发生危险因素。结果: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组心血管疾病患病比例显著高于原发性高血压组(13.1%vs 6.4%,P=0.03),其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信号素3A(Semaphorin3A,Sema3A)水平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及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共129例,分为骨质疏松组(62例)和非骨质疏松组(67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身高、体重等,计算体质指数(bod
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在描述基本粒子相互作用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2012年7月,质量约为125 GeV的Higgs粒子的发现为标准模型补上了最后一块拼图。然而,标准模型并不是完美的,自然界中仍然存在一些该模型理论无法解释的问题,如中微子振荡现象表明中微子具有微小质量,这是标准模型不能解释的;天文观测结果表明宇宙中存在暗物质,但是在标准模型中没有此类暗物质的候选者等,这些实验观测结果以及模型本身的理论问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肾窦脂肪(renal sinus fat,RSF)与预估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 GFR)及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urine albumin to creatinine ratio,UACR)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1月至2018年7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260例。根据e G
目的:观察越婢加半夏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痰热郁肺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TNF-α、IL-1β表达水平的影响,探究其可能存在的起效机制。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纳入的41例患者,分为对照组21例和观察组20例,因治疗过程中剔除和失访6例(包括对照组4例,观察组2例),最终收集有效病例35例,其中对照组17例,观察组18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及Hb(Hb,hemoglobin)变异与心脑血管事件及死亡的关系。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1月-2018年12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至2019年12月31日。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终点事件(心脑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将入选病例分为终点事件阳性组及终点事件阴性组。根据Hb水平将患者分为3组(Hb低于靶目标组、Hb达标组、Hb高于靶目标组)
目的:了解首发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成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一年后心脏结构、心脏功能变化的情况及影响心脏收缩功能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到2019年6月因AMI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功行PCI治疗的102例患者,以本院经胸超声心动图(ult
目的分析不同分化程度的声门上型喉鳞状细胞癌(supraglottic 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SLSCC)的颈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LNM)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01月至2019年12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诊断为SLSCC的患者,分析不同病理分化程度LNM的差异。结果共纳入79例患者,其中低分化组(2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指数(HGI)与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DCAN)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一项横断面研究。选取993例在2017年10月至2020年5月期间于重医一医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糖尿病家族史、糖尿病病程、收缩压及舒张压、体质指数(BMI)等资料,检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