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的区域差异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w3138292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上市公司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各地区上市公司的发展不仅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还影响了各地区经济的发展。寻找各地区上市公司发展差异性的影响因素,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是分析上市公司区域差异性的根源,提出一些可行的对策并加以改革和完善,促进各地区上市公司的平衡、良性发展,逐步缩小东部与中部和西部的地区间经济差距。上市公司自证券市场建立以来发展很快,到目前为止我国上市公司的数量已达到1400多家。但地区间上市公司的发展呈现出不平衡性,在其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很大的差异性。本文从地区格局,股本结构,行业结构,IPO筹资和绩效水平等方面,根据相关区域划分方法,把全国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带,进行上市公司区域差异性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各个地区的上市公司发展水平在数量、股本结构、行业结构、IPO筹资和绩效水平等方面的分布上都有很大的差异性,差异性主要表现为东部地区上市公司发展水平与中部和西部上市公司发展水平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影响各地区上市公司发展差异性的因素很多,本文通过分析自然地理、国家制度和政策、产业结构、以及其他相关因素等几个方面对上市公司发展的影响,发现在上市公司发展过程中,由于政府过度干预证券市场和地区经济差异的存在,使得中部和西部上市公司行业分布没有体现区域的比较优势,而相关制度和体制的缺陷是各区域的上市公司发展不平衡的深层次原因。本文与其他相关研究的不同之处体现在寻找影响上市公司区域差异性的各种因素,找出了影响上市公司区域差异性的深层根源。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回顾了我国上市公司的发展,把其分为三个阶段:孕育初创期;快速成长期;规范市场期。第二章,计算并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的差异性,重点分析了在数量分布、股本结构,行业结构,IPO筹资和绩效水平等方面的差异。第三章,重点分析了上市公司差异的成因。第四章,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在一个大的经济体中,由于区域间经济金融发展水平以及结构存在差异,统一的货币政策在各地区会产生不同的执行效果,进而影响货币政策目标的最终实现和国民经济的运行。 本文首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