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信号差分法初至折射波自动剩余静校正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haiyugui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剩余静校正是陆地地震资料常规处理流程中重要的一环,剩余静校正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地震勘探的效果和精度,已经成为制约地震勘探的关键性问题。以往基于反射波的剩余静校正技术,通常是在反射波CMP叠加剖面上选择波组连续性好、信噪比高的反射层作为参考层制作模型道,然后利用互相关的方法求取炮点和接收点的剩余静校正量。而当反射波的信噪比过低时,常规的剩余静校正方法由于不能建立准确的模型道而失效。此外,现有的大多数静校正方法都要利用初至时间的信息,初至波拾取的精度和速度就成为了衡量静校正效果好坏的关键因素。对于复杂地区的低信噪比数据资料,采用拾取初至时间信息进行处理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给后续的静校正量计算带来误差。本文针对目前西部油气勘探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复杂地表区静校正技术难题,对初至折射波解决二维和三维静校正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分法的初至折射波自动剩余静校正方法。该方法不需要拾取初至时间,它利用折射波信噪比高的特点,运用折射波传播原理,首先对地震数据进行线性时差动校正,在共炮点道集上用互相关方法计算各个相邻道之间的时差;然后结合二维和三维观测系统各自的特点,对于炮点和检波点分别建立关于各自相邻点之间的剩余静校正量时差的差分方程;最后,对于二维数据采用递归求和方法求解差分方程,对于三维数据采用高斯-塞德尔迭代法求解差分方程组,分别得到每个炮点和检波点的剩余静校正量。通过将此方法应用于模型数据和实际数据的处理,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折射波剩余静校正方法对于解决高频剩余静校正量问题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其他文献
物探数据采集网络技术正由有线向无线方向演进,同时该网络中传感器铺设的密度高、范围广成为趋势,因此为了确保所有采集数据迅速、可靠的传输到控制中心,建立一个覆盖范围广、高
学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我们搜集信息的能力有了巨大的提升,同时我们在使用信息资源时也面临着网络信息资源检索方式和显示方式等不可互相操作等障碍,而且用户的信息需求
第三代移动通信的WCDMA技术已日趋成熟,全球已有不少国家部署了WCDMA网络。随着我国2008年奥运会的日趋临近,对3G的网络规划技术提出了非常紧迫的要求。由于我国的移动运营商已
新型城镇化基本战略是统筹城乡,不破坏生态,城乡一体化和谐发展,共同富裕等,这对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既是重要的机遇,也是巨大的挑战.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城市人口必然增多
人脸识别技术具有防伪性、用户友好性和主动识别等优点,不仅在安检、智能视频监控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在电子商务的移动支付等方面同样表现出极大的实用性。在实际应用
在全国各地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的热潮中,出现了部分城市人口像城郊农村扩散的“逆城镇化”现象.本文由此入手,思考我国城镇化建设中出现的文化缺失和生态环境问题.最后,以袁
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广泛应用在军事、医疗、环境监控等领域,而定位是这些应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自身定位技术的研究具
宽带无线接入是一种能够在无线城域网下提供高速连接的技术。而基于IEEE 802.16系列标准的WiMAX技术是宽带无线接入技术中研究最多的技术,推动了全球宽带无线网络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航空事业的高速发展,机场内鸟类冲撞飞机的隐患也日益突出。虽然每个机场都有各自的驱鸟方法,但这些方法大多都利用一些固定时间固定模式的驱鸟设备进行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