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索尔·贝娄在美国文学史上享有极高的声誉,被尊称为福克纳与海明威的继承者。与两位前辈的传统美国特色笔风不同的是,贝娄的作品带有鲜明的犹太性胎记,呈现了独特的犹太文化景观。他把犹太精神要素和希伯莱文化资源渗透到他具有自由精神的艺术创作中,形成了独特的贝娄风格,从而奠定了他在战后美国文学史上犹太裔文学巨匠的墩基。本文侧重分析贝娄最早出炉的两部小说《晃来晃去的人》与《受害者》中犹太性的表现,通过解剖文本来发掘潜藏的精神格托。精神格托即犹太精神与犹太民族意识的文化代名词。这一形象生动的文化概念与表达发挥着凝聚串连的作用,将小说中与犹太性有关的因素联结起来集体反映贝娄的犹太情愫。这两篇小说中的人物、主题和技巧从不同的方面诠释和再现了精神格托,展示了犹太精神和犹太文化意识。论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引言部分,介绍了贝娄小说的社会文化背景、贝娄的犹太情结与精神格托的文化内涵以及此篇论文的研究意义。第二章着重剖析两部小说中的人物。主人公和次要人物分别代表了精神格托的朝拜者与保护者,破坏者或支持者,共同演绎着精神格托诠释者的角色;第三章主要分析与犹太主义相关的主题。基于犹太教关于人与上帝关系的观点将主题分为两大部分,从伦理一神论和人的天生反叛精神两方面解释精神格托的本质与内涵。第四章重点列举反映犹太性特征的典型技巧,包括流放模式、动物意象、圣经典故、犹太神秘主义以及犹太幽默,再现了精神格托的特征。最后一章为总结,概括论述了本篇论文的结构和思想。贝娄最早的两部小说《晃来晃去的人》和《受害者》带有赤裸与淳朴的犹太性特征,在思想和情感上为他以后的作品奠定了基调。本文通过对作品中精神格托和犹太性的分析,进一步理解了贝娄的犹太情愫,启发了在文学作品中阅读文化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