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感染状态下宫颈鳞癌患者血清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研究

来源 :温州医学院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135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宫颈鳞癌患者外周血清中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Methyltransferase,MGMT)基因启动子区域5’-CpG岛甲基化状态,探讨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Human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之间的关系。   方法:选取浙江省肿瘤医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新发宫颈鳞癌183例。患者年龄22-78岁,无其他恶性肿瘤病史及家族恶性肿瘤病史,现无妊娠,均经宫颈活检确诊,取标本前均未接受放化疗治疗。   患者平均年龄(46.88±10.35)岁。其中临床分期按照FIGO分期为Ⅰ期87例,Ⅱ期88例,Ⅲ期8例,Ⅳ期0例。WHO病理分级高分化113例,中分化44例,低分化26例。治疗前用特制宫颈刷采集宫颈脱落细胞,采用凯普导流杂交技术及其配套试剂(潮州凯普生物化学有限公司提供),对13种hr-HPV基因型进行分型检测,包括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和68),根据HPV检测结果分组进行研究。其中HPV阳性117例,阴性66例。单一型HPV感染101例,二重感染9例,三重感染7例。单一感染中,HPV16型感染67例,52型感染8例,59型感染5例,18型、31型、45型、58型、68型感染各4例,33型1例。   治疗前采取患者外周静脉血4ml,静置凝固后取上层血清,再12,000×g,4℃离心6min,取上层血清液-70℃保存待检。采用定量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methylationspecificpolymerasechainreaction,qMSP)检测患者外周血清DNA中MGMT基因启动子区域5’-CpG岛甲基化状态,并分析其与hr-HPV感染,HPV各亚型及多重感染之间的关系。   结果:   ①宫颈鳞癌患者外周血清中MGMT基因启动子区域5’-CpG岛甲基化的发生率为45.35%。   ②伴有hr-HPV感染的宫颈鳞癌患者有70.9%发生了MGMT基因启动子区域5’-CpG岛甲基化,而在hr-HPV阴性的宫颈鳞癌患者中没有1例发生甲基化。hr-HPV阳性组的甲基化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01)。   ③在单一hr-HPV感染宫颈鳞癌患者中MGMT基因启动子区域5’-CpG岛甲基化率为65.3%,在多重感染患者中,为87.5%,多重感染者甲基化率及单一感染患者甲基化率高于无感染者(P<0.001),但多重感染者与单一感染者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   ④HPV16型感染者MGMT基因启动子区域5’-CpG岛的甲基化率为97.0%,明显高于52型及其他类型的感染者(P<0.001)。   结论:   ①MGMT基因启动子区域5’-CpG岛甲基化是宫颈鳞癌患者外周血清DNA的常见现象。   ②MGMT基因启动子区域5’-CpG岛甲基化与hr-HPV感染有密切的关系,与HPV感染的亚型有关,与是否多重感染无关。
其他文献
一、背景与目的   大肠癌是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正逐年提高。肿瘤的生长、转移都离不开血管生成
目的:评价两种药物—特利加压素及生长抑素在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中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通过计算机分别检索英文电子数据
目的:研究帕瑞昔布钠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择期行全(半)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ASAⅡ-Ⅲ级,随机分为帕瑞昔布钠组(P组)和对照组(C组),n=30。两组
目的研究血友病A患者的分子发病机制,以期在基因或表观遗传学层面找到新的基因缺陷类型或分子机制,从而进一步揭示其临床表现异质性的原因,为血友病A的治疗寻找新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