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典球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s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曹典球是才冠三湘士林的鸿儒,更是桃李满园的一代师尊。他是与胡元倓、朱剑凡、徐特立等人齐名的近代湖南教育家群体中的一员。他一身纵横政界、实业界、教育界,看似纷繁复杂。只因心中怀着对国家的赤子情怀,寻寻觅觅只为求一救国之道。其主要的经历和成就都在教育领域,是当之无愧的以教育为事业的教育家。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他都始终以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己任。其教育生涯涉及教育行政、高等教育、私立学校以及社会教育等,几乎囊括了近代湖南教育的方方面面。他的教育思想中无论是学校教育思想、社会教育思想还是家庭教育思想都以救国、爱国为旨归。集中反映了时代与地域的双重特征,有近代湖南教育家群体的群体特征,也有他个人的鲜明特色。他的教育经历既是近代湖南教育史的一例个案,又是近代湖南教育史的一个缩影。本文将从救亡图存与教育救国的时代浪潮、湖湘文化与传统教育的深刻影响和维新师友与志士同仁的潜移默化三个方面分析曹典球教育思想形成的背景。而将曹典球的教育实践按照场所分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教育行政以及对湖南教育事业的扶持等方面。其中重点是以文艺中学为主的中等教育和以湖南高等实业学堂为主的高等教育。再运用大量的史料,具体论述曹典球的学校教育思想、社会教育思想以及家庭教育思想。最后,通过将曹典球与近代湖南教育群体内的其他人进行比较,总结其群体特征,概括其个人特点,进而对曹典球及其教育事业进行客观地评价。
其他文献
晚清庚子事变后,在中国的知识阶层中出现一种新的教育要求,这种要求意欲对“无知愚民”推广一种常识性的教育,以提高民众素质。辛亥革命以后,这种要求已经被概念化为一种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