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术后疲劳综合征是指接受手术后康复过程中,患者出现一段时间长短不一、程度不等的疲倦感觉期,其发病率很高,是患者术后恢复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目前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针对性治疗方案相对不足,而艾灸在抗疲劳作用方面具有良好的历史渊源及现代临床研究数据的支持,且具有价廉、速效的优点,有望成为腰硬联合麻醉下妇科腹式术后疲劳的常规疗法。本课题通过对广东省中医院腰硬联合麻下妇科腹式手术后患者的临床观察,初步探讨艾灸对腹式手术术后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探索治疗术后疲劳综合征的有效方法。研究方法:本研究收集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妇科自2009年12月~2011年3月收治的腰硬联合麻醉下妇科腹式手术后、存在术后疲劳综合征、中医辨证为虚证的患者50例,采取随机、对照、单盲方法,按1:1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艾灸治疗组(B组)。A组:按常规术后治疗、对症处理,不进行其他任何干预措施。B组:在常规术后治疗基础上给予艾灸干预措施,临床操作予艾箱灸,治疗时间:术后第2天至术后第7天,每次15分钟;治疗频率:每日两次;拟定艾灸穴位:足三里、肾俞、脾俞。术前1天,术后第3天、7天检测转铁蛋白水平;术前1天,术后第1天、3天、5天、7天、14天、30天、60天观察比较两组疲劳程度(采用记量心境评分、心境评分,围手术期疲劳测评量表)。研究结果:1.空白对照组术后第1、3、5、7、14天,VAS评分、ICFS评分均高于术前,并呈逐渐下降趋势,术后30、60天的VAS评分、ICFS评分低于术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妇科腹式手术后患者存在术后疲劳现象,疲劳持续时间在14-30天之间,并有自愈倾向。2.空白对照组患者术后第1、3天BPOMS评分均高于术前,并呈逐渐下降趋势,术后第7、14、30、60天的BPOMS评分低于术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患者术前的心境变化及情绪状态较术后恢复期增高,提示手术这一刺激对患者的心理影响主要集中于术后及术后3-5天,妇科腹式手术后患者术后疲劳现象与心理状态相关。3.术后干预第2、4、6天艾灸组的VAS、BPOMS、ICFS评分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提示同一时点艾灸组患者术后疲劳程度较空白组轻,艾灸脾肾俞、足三里穴能有效缓解术后疲劳程度。4.术后第2、4、6天艾灸组VAS、BPOMS、ICFS评分降幅均大于空白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提示同一时点艾灸治疗组术后疲劳恢复情况优于空白对照组,艾灸脾肾俞、双足三里穴能提高妇科腹部术后疲劳的缓解速度。5.术后两周艾灸组VAS、ICFS评分与术前VAS、ICF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空白组VAS、ICFS评分与术前评分差异仍有显著性(P<0.05),提示术后两周艾灸治疗组疲劳程度基本消除,艾灸脾肾俞、双足三里穴能缩短术后疲劳康复时间,疗效以术后两周内明显。6.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艾灸组明显早于空白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合均数值,提示艾灸治疗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较空白组短,艾灸脾肾俞、双足三里穴有利于妇科腹部术后疲劳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7.术后一周,两组患者转铁蛋白值艾灸组明显高于空白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提示艾灸可能提高术后疲劳患者转铁蛋白值,艾灸脾肾俞、双足三里穴对妇科腹部术后疲劳患者有改善术后营养状况的作用。研究结论:妇科腹式手术后患者存在术后疲劳现象,疲劳持续时间在14~30天之间,并有自愈倾向。手术刺激对患者的心理影响主要集中于术后及术后3-5天,妇科腹式手术后患者术后疲劳现象与心理状态相关。艾灸脾肾俞穴、双足三里治疗能有效缓解术后疲劳程度,提高妇科腹部术后疲劳的缓解速度,缩短康复时间,疗效以术后两周内明显。同时有利于妇科腹部术后疲劳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对妇科腹部术后疲劳患者有改善术后营养状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