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在通过对广西地区老年艾滋病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详细收集和统计分析对艾滋病患者的体质以及可能影响该病发展的因素进行讨论,期望对该病的体质分布特点与可能相关因素有个比较客观的了解,为该病的中医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按照多元统计分析对样本量的要求,确定本项目需纳入样本200例。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从鹿寨县中医医院、鹿寨县人民医院收集病例,依据纳入标准筛选200例。对200例患者进行调查问卷,通过对其信息的初步审核后,严格按照《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判定其中医体质特点,同时记录其体质信息。并按照统一检测标准测定其治疗前后 CD4+T 淋巴细胞计数。选用 SPSS21.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单因素分析采用 t 检验、卡方检验及非参数检验,多因分析素采用Logistic分析,了解可能与体质相关的因素。 结果: 1.平和体质138例,占总样本量的69%;气虚体质34例,占总样本量的17%;阳虚体质15例,占总样本量的7.5%;湿热体质4例,占总样本量的2%;阴虚体质4例,占总样本量的2%;血瘀体质3例,占总样本量的1.5%;气郁体质2例,占总样本量的1%。(138例平和体质中有30例基本平和体质,其中气虚倾向22例、气郁倾向2例、阳虚倾向2例、湿热倾向2例、阴虚倾向2例。15例阳虚体质,其中气虚倾向2例。4例阴虚体质,其中气虚倾向1例。) 2.不同的体质在性别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男性中比例高的依次为平和质(72.18%)、气虚质(15.79%);女性中比例高的依次为平和质(62.69%)、气虚质(19.40%)。卡方检验(x2=6.321,P=0.388>0.05)说明体质类型的分布与性别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不同年龄段的体质分布具有一定的差异。各年龄阶段中,平和质、气虚质的人数排名靠前;阳虚质随着年龄的增加,人数呈下降趋势。卡方检验(x2=10.410,P=0.580>0.05)说明不同年龄组体质类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4.平和质的艾滋病患者占感染小于5年总人数的64.08%,占感染大于5年及以上总人数的74.23%,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平和质的人数呈上升趋势,(x2=0.441,P=0.507>0.05)说明平和质艾滋病患者与感染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气虚质的艾滋病患者占感染小于 5 年总人数的21.36%,占大于5年及以上总人数的12.37%,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气虚质的人数呈下降趋势,(x2=2.037,P=0.154>0.05)说明气虚质艾滋病患者与感染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5.经中药联合HAART治疗:110例平和质患者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值较治疗前有明显的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57,P=0.00);25例偏颇质患者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值较治疗前一定的上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07,P=0.073)。治疗后平和质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上升的均值高于偏颇质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上升的均值,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7,P=0.019);经 HAART治疗:28例平和质患者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值较治疗前有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76,P=0.00);37例偏颇质患者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值较治疗前上有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58,P=0.00)。治疗后平和质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上升的均值比偏颇质患者 CD4+T 淋巴细胞计数上升的均值略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06,P=0.458)。 6.经 Logistic 分析表明:体质和治疗方式对治疗效果都有影响;与平和质相比,偏颇质的效果差(OR=0.41,95%CI:-1.637,-1.630) 结论: 1.广西地区老年艾滋病患者体质类型以平和质为主,其次为气虚质。 2.广西地区老年艾滋病患者体质类型与年龄、性别因素无相关性。 3.经过中药和HAART同时治疗与单独HAART治疗,平和质组与偏颇质组艾滋病患者免疫方面都有一定程度重建,且平和质组比偏颇质组免疫恢复效果更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