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课程改革为宏观背景,结合语文新课程标准,分析语文课堂教学表达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言语表达力。由于篇幅和论题的限制,本研究着重从理论的角度对教师言语表达力做较为详细的阐述,试图从中得出一些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的观点,以促进我国语文基础教育理论的研究。第一部分,引言。从问题的提出、选题的意义、研究的基础和概念的界定四个方面逐一地进行概括性的论述,借以阐明笔者对教学表达力的理解。第二部分集中展开了对语文教师教学表达的现状反思。通过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表达问题进行分析与诊断,总结出三方面的问题:失范性、格式化和窄化性,并指出语文教师言语表达力的走弱。直接影响着教师母语素质的提升和教学水平的提高。语文教师的言语表达力是其母语素养的核心体现,其表达力的缺失与不足意味着我国语文教育存在着危机,值得我们深思。第三部分论述的是提升教师言语表达力的必要条件即科学性,指出科学性包括规范性和连贯性两方面的内容,分析了两者各自的内涵,并以案例的形式逐一论述。第四部分为主体部分,阐释了熔铸教师言语表达力的独特要旨——艺术性,指出艺术性包括形象性、情感性、音乐性和个性化四方面的内容,分别对其进行深入的阐释。第五部分从实践的角度阐述了提升言语表达力的有效途径。主要内容:语文教师教学表达的自我反思;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自我成长活动,教师进行言语表达自觉实践;师生互动建构言语表达的学习共同体。在上述五部分的基础上,第六部分试图勾勒出语文教师言语表达力的愿景,展望教师言语表达力将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主要内容:学生敬重老师、热爱母语和示范语用。附录部分是两篇优秀的课堂教学案例,以此佐证自己的观点。一言以蔽之,本研究是在语文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各种观念层出不穷的情况下,借鉴语用学等研究的观点,探索教师教学表达方面的问题,提升其言语表达力以服务于学子们的母语表达力的培养,进而推进整个语文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