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食管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危害严重。食管癌分为鳞癌和腺癌。在欧美等西方国家,食管腺癌的发病率显著上升,目前已成为全世界食管癌的主要病理类型,而我国的食管癌一直以鳞癌为主,腺癌的发病率无明显增长。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基因、多步骤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癌基因和(或)抑癌基因的异常表达在食管癌的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最近研究表明,SASH1是编码衔接蛋白的SLY基因家族中的一员,FBXO32属于F-box蛋白家族,两者均为新的候选抑癌基因,参与了许多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在结肠癌、胃癌、肺癌、黑色素瘤、神经胶质瘤等多种肿瘤组织中均表达下降,并与肿瘤的浸润、转移及预后有关。关于SASH1和FBXO32与食管鳞癌的关系的研究国内外罕见。阐明SASH1及FBXO32蛋白与食管鳞癌之间的联系,有助于进一步完善食管鳞癌的发病机制,并可能为食管鳞癌的诊断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及基因治疗提供新的靶点。目的通过测定SASH1及FBXO32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和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为食管鳞癌的早期诊断、病情监测及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期间胸外科手术中切除的经病理证实均为食管鳞癌的标本76例及其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距肿块边缘5cm以上),利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食管鳞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SASH1和FBXO32蛋白的表达情况。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检验水准α=0.05,探讨SASH1和FBXO32与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两者表达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SASH1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5.52%,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3.95%。SASH1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94,P <0.05)。食管鳞癌组织中SASH1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TNM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 <0.05),而与性别、年龄无关(P>0.05)。2.FBXO32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6.84%,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5.26%。FBXO32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47,P <0.05)。食管鳞癌组织中FBXO32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TNM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 <0.05),而与性别、年龄无关(P>0.05)。3.SASH1和FBXO32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300,P<0.05)。结论1.食管鳞癌中SASH1和FBXO32的低表达可能与食管癌的浸润生长及远处转移有一定的关系,有望成为食管癌诊断、病情监测的重要指标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2.SASH1和FBXO32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性,两者可能在食管癌的发展中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