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FINEMET合金因其优异的综合软磁性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以FINEMET合金的典型成分Fe73.5Si13.5B9Nb3Cu1合金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了非晶合金的熔体热处理工艺与条带性能的相关性。主要结论如下:采用了振荡杯高温熔体粘度仪,系统的研究了Fe73.5Si13.5B9Nb3Cu1合金高温熔体的粘度与温度、保温时间、熔体热处理工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温度的改变会导致熔体的微观结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FINEMET合金因其优异的综合软磁性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以FINEMET合金的典型成分Fe73.5Si13.5B9Nb3Cu1合金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了非晶合金的熔体热处理工艺与条带性能的相关性。主要结论如下:采用了振荡杯高温熔体粘度仪,系统的研究了Fe73.5Si13.5B9Nb3Cu1合金高温熔体的粘度与温度、保温时间、熔体热处理工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温度的改变会导致熔体的微观结构变化,在1400℃左右存在液液结构转变。实验结果表明熔体过热温度的提高,过热时间的延长,能够促进熔体状态的稳定,原子团簇变小,微观结构更加均匀。为了研究熔体微观结构的变化对条带性能的影响,在熔体结构转变的临界点前后设计了不同的熔体热处理工艺,根据不同的工艺来制备非晶条带,并进行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熔体结构转变温度点以上过热处理时,会提高熔潭的稳定性,减少条带贴辊面的气泡,降低条带自由面的粗糙度,提高条带表面质量与板型的一致性。同时熔体的过热处理还可以降低条带的矫顽力,提高热稳定性,宽化最佳软磁性能区的热处理温度区间。研究晶化温度前及晶化温度后退火对非晶合金条带的力学性能、微观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构表明,晶化温度前退火,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合金体系中的自由体积含量降低,粘度增加,抵抗剪切带形核与扩展的阻力增加,合金的硬度提高。在晶化温度后退火时,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析出的纳米晶粒尺寸逐渐增加,这些细小晶粒会阻碍剪切带的形成与滑移,使条带的硬度提高。但是超过一定时间后,晶粒粗化严重,晶粒与非晶基体间的界面增加,易产生应力集中形成裂纹源,硬度降低。
其他文献
X3CrNiMo13-4马氏体不锈钢(德国牌号1.4313)由于其优异的力学性能,且能够满足核主泵中导叶部分对材料强度、韧性、耐腐蚀及焊接等性能的要求,而被广泛的应用在核电工业中,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现阶段我国核电机组中核主泵用钢仍大部分依赖国外进口。为我国提升我国核电装备制造的自主研发能力,目前我国独立制备出导叶材料国产X3CrNiMo1 3-4马氏体不锈钢。随着核电技术的发展,核电机组的功率也随
生物炭材料因其来源广,可再生及结构特性而广泛用于太阳能电池,超级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等领域。而TiO2具有结构稳定、无毒、价格低廉、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能力强等特点,是光催化领域研究中的热点材料。本文以生物炭梧桐絮(PTF)作为碳源,以钛酸四异丙酯为原料,制备TiO2/C复合材料(TFx)。在烧结温度为900℃,烧结时间为5h的条件下,对不同钛碳质量比的TiO2/C复合材料(TF1、TF2、TF3、
本文以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超快冷条件下低碳钢中纳米析出物控制及综合强化机理”为背景,以在普通C-Mn钢的基础上单独加入Ti的微合金钢为成分体系,通过热模拟实验及热轧实验,系统研究了连续冷却相变行为、铁素体相变及纳米析出行为,并探讨了超快冷工艺下Ti微合金化钢的强韧化机理。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连续冷却相变实验分析了冷却速度、Ti合金元素以及变形对Ti微合金钢连续冷却相变行为的影响,并绘制了实验
铁路运输是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交通运输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铁路建设不断攻克新难题,实现飞跃性发展,确保国民经济稳定运行,使人民生产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当全社会货物运输量呈大幅度增长的同时,铁路货运量却呈下降趋势。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铁路货物的运输量从占全社会物流总量的五分之一下降至不足十分之一,铁路货运周转量更是由近50%跌至不足15%。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在国内相关
γ-TiAl合金具有面心四方结构,它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如密度低、屈服强度高、比刚度高、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和在高温下展现出的良好的抗蠕变性能。做为重要的高温结构材料在当代航空航天、兵器、民用工业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但是,该合金在室温下的较高脆性和较差的延展性,使其变形加工难度大。为进一步满足TiAl基合金的实际应用需求,就需要深入探究合金内的组织及其随温度的演化。其中,晶界结构对金属合金的性能
薄带连铸技术是21世纪以来材料以及冶金领域最具突破性的前沿技术,由于其将连铸和轧制过程整合为一体,省去了常规带钢生产流程中铸坯再加热、粗轧和精轧等生产工序,可以大大缩短带钢产线长度、降低建设投资和生产成本。同时大幅降低能耗和有害气体排放,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本论文基于双辊薄带连铸结构钢,设计了 Fe-C-Si-Mn-Al和Fe-B-Cr两种不同成分体系的薄带连铸合金钢
全球油气田中大约有三分之一含有硫化氢气体,在对含硫油气田的开发过程中,腐蚀是至始至终都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含硫油气田的开采必须要用抗硫管。随着深井、超深井的发展,油井管的服役环境越来越恶劣,这就要求油井管具有更高的强度和韧性,同时兼有一定的抗腐蚀性能,目前抗硫级别最高的P110S级已不能满足使用要求,Q125S的开发势在必行。Q125S是API标准里级别最高的抗硫油井管,随着强度的提高,材料对腐蚀
大截面异种金属焊接是异种金属焊接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Q345钢和304不锈钢进行真空扩散焊接,并对其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在真空度为0.6Pa,压强为20~25MPa,温度为900~1000℃,焊接时间为30~40分钟的工艺条件下实现了 Q345钢与304不锈钢的大面积(直径350mm)扩散焊接。(2)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
硅钢是被广泛地应用在变压器和电机中的铁芯材料,工作时的主要能量损失是涡流损耗和磁滞损耗。因涡流损失的能量与频率的平方成正比,因此高频下工作的变压器能量损耗大。研究表明,高硅钢具有比普通硅钢更优异的软磁性能,但Si含量的增加也同时使脆性急剧增大,因此难以使用传统的轧制方法生产高硅钢。利用扩散提高板材的Si含量是制备高硅钢的有效方法,目前日本已经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小规模生产高硅钢,但其主要问题
钛具有优异的耐蚀性能,使其成为海洋工程领域耐蚀材料的首选,但其昂贵的价格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以复合板的形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它的使用成本,钛/钢耐蚀复合板不仅具有复材TA2的耐蚀特性,同时还兼具基材优良的力学性能。真空制坯热轧复合法具有生产效率高、环境污染小、界面结合强度高等诸多优点,但是目前真空制坯热轧复合法生产钛/钢复合板核心技术只掌握在日本等少数国家手中。因此,为了与国际接轨,对真空制坯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