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绘画与诗歌超越艺术界限参融整合的过程是一部悠久的历史,庞大而绵延,至宋方显山露水并发展到成熟的阶段。本文立足于宋代山水诗画创作,结合宋代诗论、画论及诗画关系论,细致探讨山水诗与山水画具体的融合细节,准确定位宋代在诗画关系史上的特殊地位。 导论部分对宋前诗画关系作相关考证与总结,并对宋代诗画关系的发展及其理论成果作总体概述。论文重点研究宋代山水诗画表面内容的互鉴和内面精神的互渗现象。山水诗的画化与山水画的诗化是诗画融合浅层表现的两大组成。宋代山水诗在题材范围、透视角度、篇章格局、表现方法等方面接受山水画的影响,形成新的艺术特征。山水画借鉴诗歌突破时空、写动入画的表现方式,超越题材限制;学习诗歌感物言情、即物究理的审美功能,扩大表现领域。进一步,由审美追求、意境创造、精神陶养三方面揭示诗画内面深层次的互渗关系:考察诗学“气格”与画学“逸格”之间桴鼓相应的微妙关系;分析山水诗画意境的同一性与通融性;讨论诗人、画家对陶养精神的共同需求。 要之,宋代诗画关系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由自发到自觉,由局部而整体,由实践到理论,由表层至深层,全面融合,递进层深。全方位、多层次的演进牢固奠定宋代在诗画关系史上的特殊地位,它是诗画关系史上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