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中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光降解行为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dsorry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Os)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表面活性剂,通过市政、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等途径,大量NPEOs最终会进入天然水体。由于NPEOs的小分子代谢产物壬基酚(NP)、壬基酚一/二乙氧基醚(NPEO<,1.2>),以及壬基酚氧(乙基)乙酸(NPEC<,1.2>)等具有较强的毒性和内分泌干扰作用,因此近些年来在环境科学领域受到广泛关注。 在我国及世界各地水环境中,均检出了不同水平的NPEOs类物质。然而对于黄河水体中NPEOs存在情况,至今尚未见报道。本论文通过2004年7月和11月两次对黄河兰州段内水、沉积物和悬浮颗粒物(SPM)的采样调查,发现该河段各相中均可检出不同浓度的NPEOs物质;对比其他水体的调查报道,黄河兰州段内NPEOs总体上属中低度污染。通过对NPEOs在各相存在的时空分布变化规律分析,可判断流经城市后河水中NPEOs的污染程度加剧,其中工业污水排放的贡献较大。 采用黄河水进行的室内微宇宙实验发现,在灭菌避光、灭菌不避光,和不灭菌不避光三种条件下,120 h实验周期内NPEOs浓度变化差异显著。当无SPM存在时,不灭菌不避光条件下NPEOs的120 h降解率为72%;而在灭菌不避光条件下,120 h降解率为22%。说明在黄河兰州段的河水中,微生物作用是NPEOs降解的主要途径,同时日光辐射引发的光化学(氧化)反应也对NPEOs的降解有一定贡献。在含有SPMs的水样中,约占总量一半的NPEOs在很短时间内迁移至SPM相中,这种迁移行为一定程度上阻碍了NPEOs的降解。在有光照或微生物存在的体系中,随着NPEOs的降解,各样品中均检测出NPECs浓度的增加,但其生成量在NPEOs的降解量中所占比例较小。 水溶液中NPEOs在UVA(365 nm)和模拟日光辐射下均可发生光降解,两种辐射下光降解反应的速率常数K<,1>值分别为5.56×10<-3>h<-1>和2.79×10<-3> h<-3>。光化学活性物质能对NPEOs的光降解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亚硝酸根的加入能微弱促进NPEOs在两种辐射下的光降解,而硝酸根对NPEO<,s>光降解无显著作用;Fe(Ⅲ)和Mn(Ⅱ)的存在对NPEO<,3>的光降解均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UVA辐射下,含10和100 μmol/L Fe(Ⅲ)的溶液中,NPEOs的96 h降解效率达到87.92%和99.89%。H<,2>O<,2>(10或1000 μmol/L)对于NPEOs光降解的促进作用也较为明显,且这种促进在Fe(Ⅲ)-H<,2>O<,2>复合体系中得到进一步加强。低浓度腐殖酸(HA,0.9 mg/L)的加入使NPEOs在UVA.辐射下的96 h降解率略有提高,但在较高浓度下(9 mg/L),HA则表现出对NPEOs光降解的抑制;此外,Fe(Ⅲ)-HA的共存体系可提高NPEOs的光降解效率。对光降解前后不同聚合度的NPEO<,n>在NPEOs混合物中分布比例变化分析发现,在某些溶液中(如含Fe(Ⅲ)的溶液),短链NPEO<,1,2>及NP在NPEOs混合物中的比例显著提高。为研究在不同溶液中NPEOs的光降解机理,以苯作为探针物质,对含有光化学活性物质的溶液经光辐射后羟自由基(·OH)的相对生成量进行考察证实,NO<,3><->,NO<,2><->,H<,2>O<,2>,Fe(Ⅲ),Fe(Ⅱ)的存在有利于光辐射下(400W-UVB)溶液中·OH的产生;而Mn(Ⅱ)以及HA的存在则对·OH的生成无促进作用。在相同辐射条件下,NPEOs在含不同浓度活性物质(NO<,2><->,Fe(Ⅲ),Fe(Ⅱ))溶液中的光降解导致的浓度降低与各溶液中·OH的相对生成量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说明在这些溶液中NPEOs光降解反应很大程度上在·OH的作用下发生。UVA辐射下的光降解实验发现,含Fe(Ⅲ)溶液中随着NPEO<,3>的光降解,可生成短链的NPEO<,1,2>以及NP,而在同样条件下的纯水或含H<,2>O<,2>溶液中,尽管NPEO<,3>也发生不同程度降解,但未观察到NPEO<,1.2>和NP的生成。这说明在含Fe与不含Fe的体系中,存在不同的NPEO<,3>光降解途径。采用LC-ESI-MS-MS对含Fe(Ⅲ)溶液、含H<,2>O<,2>溶液,以及纯水中NPEO<,3>的降解产物进行分析,在负离子模式下发现丰度较大的395~311系列的分子离子峰(间隔m/z 14),经二级质谱检测并结合NPEO的可能降解途径分析,判断该类物质为。NPEO的烷基双羧酸化的乙氧基甲酸酯(DCFEs);并据此推测,在含Fe溶液中NPEO的光降解反应存在EO衰减和烷基氧化两种途径,而在不含Fe的纯水或H<,2>O<,2>溶液中,EO衰减降解较难发生,NPEO光降解主要按烷基氧化等其它途径进行。 对Fe(Ⅲ)引发的NPEO<,3>光降解反应进行进一步研究发现,NPEO<,3>光降解过程中NPEO<,1,2>和NP的产生与光辐射条件也有关。在UVA辐射下,初始浓度为249.8 nmol/L的NPEO<,3>溶液中(含Fe(Ⅲ)100μmol/L),96 h时NPEO<,3>浓度降低值为164.4 nmol/L,此时NPEO<,1,2>和NP的总生成浓度为68.0 nmol/L;在模拟日光辐射下,相同溶液在96 h后NPEO<,3>浓度降低值为123.4 nmol/L,NPEO<,1,2>和NP的总生成浓度为38.1 nmol/L。含Fe(Ⅲ)溶液中NPEO<,3>的EO衰减降解被认为与溶液中Fe(Ⅱ)的光还原生成有关。在UVA和模拟日光辐射下,水溶液中均检出有不同浓度水平的Fe(Ⅱ)产生;而在初始加入Fe(Ⅱ)的体系中,尽管溶液中光降解前后NPEO<,1-3>和NP的总浓度变化不大,但按EO衰减途径降解的NPEO<,3>所占比例明显提高。在不同强度辐射下,Fe(Ⅱ)也被证实可以通过光化学作用向Fe(Ⅲ)转化。在加入异丙醇自由基清除剂后,Fe(Ⅲ)溶液中NPEO<,3>的降解速率降低,此时的光降解均按照EO衰减途径进行,NPEO<,3>依次降解为NPEO<,2>,NPEO<,1>和NP。推测在这一体系中,表面活性剂分子的:EO链端可以通过电离作用带微弱的负电荷,从而靠近或结合在带正电的Fe(Ⅲ)胶体表面;同时,NPEO<,3>通过氧化.断键形成更短链的NPEO<,2>自由基,再与Fe(Ⅱ)光致生成的水合电子结合,从而循环形成更短链的NPEO<,1,2>和NP。此外,在NPEO<,3>浓度高于临界胶束浓度的含Fe(Ⅲ)溶液中,光降解被发现仅在乙氧基链一端发生,说明胶束对烷基链的保护使光降解主要通过EO衰减途径进行。对NPEO<,3>的纯水溶液和含Fe(Ⅲ)/Fe(Ⅱ)(500 μmol/L)水溶液在降解过程中的发光菌毒性变化进行测试发现,UVA和400W-UVB辐射使NPEO<,3>纯水溶液的毒性随着辐射时间延长而增大,说明有毒性更大的未知产物生成:Fe(Ⅱ)的加入也使NPEO<,3>溶液的毒性随着光降解而增大,发光菌的发光度下降与溶液中NP和NPEO<,1,2>的生成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在Fe(Ⅲ)存在时,光降解使NPEO<,3>溶液的毒性下降。 NPEOs的小分子降解产物NP在颗粒相中的存在,会对模拟颗粒物上菲的吸附构成影响,这种影响与颗粒相上NP的存在水平有关,当NP以较低水平存在时,会抑制菲的吸附,而当NP的颗粒表面存在浓度较大时,菲的吸附则得到促进。
其他文献
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在尖端领域、国防工业以及其它国民经济部门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纤维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使用环境的要求越来越苛刻。聚四氟乙烯(PTFE)纤维作为一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目的 根据已知的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以及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特点,应用临床信息和生物学标志物初步建立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
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 Aeration Filter)技术与普通活性污泥法相比,因具有有机负荷高、占地面积小(是普通活性污泥法的1/3)、投资少(节约30%)、不会产生污泥膨胀、氧传递效
生物医用金属材料在骨缺损替换中表现出良好的力学性能。但是,由于在生物体内易受体液腐蚀,且某些分解出的金属离子对生物体有毒性,生物相容性不佳,使生物金属材料在临床应用
近年来,农村学校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也是新课改工作推进中所面临的一大难点,需要众多教育者共同努力,通过实践创新、研究探索找到更加具有实效的解决策
服役环境中的侵蚀性盐类介质是引起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的重要原因。论文基于盐类介质与水泥基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通过试验测试不同条件下砂浆和混凝土内部不同位置处
近年来,土壤污染已成为威胁我国环境质量和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建立切实有效的土壤质量标准对于管理和修复环境污染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就需要我们对污染物在土壤
磁性纳米颗粒由于其独特的磁学、电学性能,一直以来是科学家们研究的热点。而具有超顺磁性的纳米颗粒不仅广泛应用于磁流体、高密度磁存储、气体传感器以及催化等传统领域,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