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情指的是一种想象自己处于别人的境况并理解他人的情感、欲望、意念和行为的能力。它是一种替代性的情绪反应能力,是既能分享他人情感,对他人的处境感同身受,又能客观理解、分析他人情感的能力,是个体内真实或想象中的他人的情绪状态引起的并与之相一致的情绪体验。“移情”是人生存的本性之一,移情与道德、道德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极其重要的道德教育价值和意义。道德移情探究的是作为主体的自我如何分享他者的情感,即作为主体的自我和作为对象的他者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和应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本文试图以“移情”为元点和中心,努力建构一种以移情为基础的道德移情教育理念和实践模式--道德移情教育模式,即在移情中通过移情而且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移情。本文的内容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起”,意在阐明“移情”、“道德移情”的涵义,以及移情与同情的联系和区别;第二部分为“承”,说明移情与道德教育具有天然的内在联系:移情在道德教育理论中的体现以及移情在道德教育中的价值,使道德移情教育成为顺理成章的逻辑;第三部分是“转”,通过理论和事实,证明在生活中,道德移情与教育之间的联系已被人为割裂了,破坏了,从而突出当前德育中,道德移情教育的客观性和迫切性;第四部分为“立”,论述道德移情在横向和纵向上的含义,为的是为道德移情教育提供依据和内容;第五部分是“合”,探究培养学生道德移情的策略,意图-使道德移情教育落在实际教育活动中,为迷茫的实践指明方向。这样,全文逻辑符合人的思维逻辑,结构也较为严谨,有起有伏,有破有立。本研究的特别之处在于从移情与道德教育的紧密联系,以及移情对道德教育的价值进行理论研究和探讨,对移情、道德移情进行跨学科的研究,重点突出道德移情的全景式研究,最重要的是整篇文章把道德移情这种新的价值判断和生命的注重结合起来,突显一种新的道德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