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全是生产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作为工作环境艰苦,条件恶劣的煤矿安全更是重中之重。煤炭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在可以遇见的未来,我国煤炭能源将会在能源结构中长期保持60%以上的份额。由于我国煤炭开采量持续飙升,煤炭开采深度逐渐加大,高瓦斯矿日益增多,加之我国煤矿企业安全投入力度不大,与地方政府利益勾结现象严重等问题,致使煤矿监管问题压力骤增。 本文首先对我国的煤矿安全历史及现状进行了简要回顾,并且阐述了各个时期的煤矿安全监管组织形式,然后对国外煤矿的安全监管模式进行了分析。接下来从煤矿安全监管的准备,煤矿安全监管的执行,监管后的会议与报告,追踪监管,稽查等环节分析,发现了诸如刻板效应,利益勾结等问题,极大的威胁着我国煤矿安全监管体系的有效运行。 在运用层次分析法对黑龙江省新兴煤矿进行分析后,得出了影响煤矿安全因素的排序:管理的缺陷大于物品的不安全状态,物品的不安全状态大于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大于人的不安全行为。 为了提高监管效率,降低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次数,确保广大煤矿工人的安全。本文构建了基于马尔科夫过程的安全监管模型,在求解过程中解决了煤矿安全监管机构的策略制定问题,并且求出了首次找到煤矿安全隐患的时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制定煤矿安全值守制度;建立煤矿安全监管员轮岗制度;建立健全煤矿安全保证金制度;制定不防灾不开矿制度;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尽快完善智能监控网络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