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失业率居高不下,这样有悖于一般经济规律的现象,是宏观经济领域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首都北京作为中国经济中心是否面临同样的问题,学界相关的研究成果很少。本文以现有理论研究成果为基础,利用数量经济的手段,对北京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逻辑地提出促进区域就业的政策建议,即具有理论意义,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与以往国内大部分研究不同点之一在于研究方法的创新。传统的研究侧重于建立回归模型,而忽略了变量之间长期相互作用。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就业增长和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进行分析,从动态的角度探索前期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是否会显著影响未来经济和就业的变化。通过分析,笔者发现北京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确实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从总量上来说,就业量是经济总量的格兰杰原因(两者存在时间上的因果关系)。即证明在样本期间北京市的就业对经济有长期稳定的拉动作用,但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并不明显。此结论有助于进一步提出如何在经济增长速度相对减缓的情况下,保持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同步的有效建议。之后,通过建立北京宏观生产函数并进行估计和验证,研究发现北京劳动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解释力在样本期间严重下降,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增大趋势,而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变得越来越小,这表明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处于下降状态;而且参数稳定性很差,意味着生产函数系统之外的因素,如结构调整和制度变革等对经济的影响程度较大。本文根据分析结果得出的就业对经济增长长期稳定拉动作用的结论,认为在北京经济区域范围内进一步拓展就业渠道、扩大就业容量、降低失业率是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就业促进政策的关键。在现阶段,确定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和劳动密集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模式,注重提高经济增长弹性,对于增加就业尤为重要。不能将劳动密集与集约型经济对立起来,应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各种办法实现就业的持续增加,在宏观层面上关键在于加快经济增长,形成“以就业促就业”的良性循环;在微观层面上关键在于调节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与市场配置效率,重视灵活就业方式的促进和再就业政策的各种政策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