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案作为目前基础教育领域中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主要形式受到了众多教育工作者广泛关注。与教案相比,学案这一着眼于学生发展、关注学生成长的新形式更加符合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所倡导的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改革理念,但同时在实践中亦引起较多的争议。 本研究主要采用质化和量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选取了兰州市某区一所开展学案改革的学校为个案研究对象,具体通过访谈法、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文献法等多种方法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学案实施的改革现状;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学案改革的对策及建议。期望通过对学案在具体教学情境中的现实考察,发现学案改革的不足之处,结合理论寻求支持改革的措施和对策。 研究发现,从教案到学案转变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教师缺乏对“教案”和“学案”正确的价值认知;“学案”教学形式大于实质;外来经验在教学中没有实现本土化;学案改革缺乏专业引领;教学设计缺乏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教学设计中缺乏有效的教师合作。 针对教案到学案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上述问题,结合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本研究在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下列建议:明晰教学设计的真正内涵,实现教案和学案的相互融合;教学应关注学生学习的本质和过程;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模式;增强对于学案改革的专业引领;建立合理有效的教学设计评价机制;建立规范化的校本教研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