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企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合作创新作为一种重要的技术创新模式和新的研究领域,受到国家和企业的关注。近年来,中国企业的合作创新活动持续活跃,为技术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合作创新的不断深入,其过程中存在的技术、管理等风险,产出与预期不匹配以及企业自身科研积累不足等问题也逐渐凸显。因此研究合作创新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探讨企业内部创新知识积累在合作创新过程中的作用,有着重大意义。通过整理合作创新和创新绩效分类的相关研究,本文根据参与者的不同将合作创新分为两类,即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企业间合作创新;根据创新产出形式不同将创新绩效分为两类,即市场导向创新绩效与技术导向创新绩效。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推出合作创新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型。基于自主创新与合作创新的相互作用和吸收能力理论,建立内部R&D投入的门槛效应模型,进一步推导出门槛效应下合作创新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型。基于理论模型,本文提出了 4个主假设,12个子假设,采用知识生产函数模型和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对2005-2015年28个制造行业中的大中型企业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合作创新中两种创新模式对不同产出导向创新绩效的影响,并进一步探析内部R&D投入对合作创新影响创新绩效是否存在门槛效应,以及门槛效应如何影响合作创新对创新绩效的效果。基于以上研究,本文得出的结论主要包括:产学研合作创新是更有利于创新绩效产出的合作创新模式,但存在滞后性;企业间合作创新对技术导向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有限;内部R&D投入对合作创新影响市场导向创新绩效具有门槛效应,在合作创新对市场导向创新绩效的影响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内部R&D投入的门槛效应在企业间合作创新影响技术导向创新绩效中起到关键的作用。但由于产学研合作创新对企业技术积累要求较低,内部R&D投入的门槛效应在产学研合作创新影响技术导向创新绩效中没有起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