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尝试使用视觉语法和互文性理论对环保公益广告语篇中的互动功能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文字符号与图像符号在传递信息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揭示环保公益广告语篇如何与读者形成互动交际,引起读者关注和共鸣,实现信息传递和情感劝说的功能,藉此为进一步研究多模态语篇分析提供启示。本研究选取世界野生动物基金组织(WWF)环保公益海报中主题为“阻止全球变暖”的海报作为语料,在Faiclough的三维语篇分析模式理论框架下,结合视觉语法和互文性理论,探究环保公益广告语篇与读者形成互动意义的方式及其作用。基于社会文化等因素对传递信息过程的影响,本文从文本层面和话语实践层面分析语料。研究发现,在文本构成层面上,多模态环保公益海报语篇通过文字和图像符号与读者的接触、二者的社会距离以及视角等方面形成互动行为。语篇大量使用提供信息类图像传递信息,构建与读者平等的社会关系,将读者引入到语篇描述的事件中,从而使读者作为具有平等权利的参与者实现语篇互动意义的传递。其次,在话语实践层面上,语篇采用引用、典故和预设等互文性表达方式,提供语篇的背景信息或激发读者的已知信息,从而达到吸引读者注意力,易于语篇意义解读的目的。最后,由于语篇承载着媒介机构和读者所在社会群体的社会和文化等因素,因而语篇选用大众熟知的信息承载体更易于读者解读。通过对多模态环保公益广告的详细分析,本文揭示了语篇与读者形成互动意义的方式以及社会文化等因素在读者解读语篇过程中的影响。本研究验证了在Fairclough的理论框架下结合视觉语法和互文性理论对多模态语篇分析的适用性及解释力。研究对多模态广告语篇的解读和设计也有所启示。作者希望本研究可以丰富分析多模态语篇的方法,提高读者的识解能力,有效实现读者与语篇之间的互动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