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垂直骨面型成人AngleⅡ~1类错(牙合)治疗前后牙槽骨厚度与高度变化的对比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nally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正畸学科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尤其是近十年来种植支抗的广泛应用,让更多轻中度的成人骨性畸形可以尝试通过正畸取得满意的效果。针对不同的垂直骨面型患者在形成机制和临床表现各异,因此要求医生采用不同的矫治设计和治疗措施来获得最终的治疗结果。拔牙矫治内收前牙的研究大多以牙槽骨吸收变薄为主,因而对患者牙槽骨初始状况和根骨关系的全面分析很重要。本研究通过测量AngleⅡ~1类错(牙合)不同垂直骨面型成人患者正畸治疗前后的牙槽骨厚度、高度以及牙体长度的变化,进一步探讨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在拔牙矫治前后的差异,为临床治疗方案制定、矫治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第一部分不同垂直骨面型成人AngleⅡ~1类错(牙合)拔牙矫治前后牙槽骨厚度的研究目的:通过测量AngleⅡ~1类错(牙合)不同垂直骨面型成人患者正畸治疗前后牙槽骨厚度的变化,分析患者在正畸治疗前是否已存在牙槽骨厚度方面的差异,进一步分析拔牙矫治对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的影响是否一致,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矫治方法的选择以及治疗中监控和治疗后的疗效评估提供参考。方法:从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016-2019年间的正畸完成病例中选择60例成人AngleⅡ~1类错(牙合)患者(年龄19-34岁),所有病例均是拔除四颗第一前磨牙,低角组20人(男12人,女8人),高角组20人(男5人,女15人),均角组20人(男10人,女10人)。将矫治前后所有病例的CBCT数据导入Dolphin-Imaging 11.95软件后,测量双侧上下颌中切牙、尖牙和第一磨牙颊侧距釉牙骨质界(CEJ)3mm、6mm、9mm和根尖点共四个位置的颊舌侧牙槽骨厚度和总牙槽骨厚度;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采用CBCT重建的头颅侧位片与传统头颅侧位定位片在头影测量的结果上无统计差异(p>0.05)。2.牙槽骨厚度测量结果:(1)治疗前左右两侧同名牙对比,发现相同位点牙槽骨厚度不一致。(2)治疗前不同垂直骨面型三组之间的牙槽骨厚度的对比:1)上颌中切牙根尖1/3区腭侧牙槽骨厚度在低角组显著大于高角组;2)低角组患者唇侧牙槽骨厚度显著大于高角和均角组;3)上颌尖牙腭侧牙槽骨厚度在距CEJ6mm和9mm处牙槽骨厚度低角组大于高角和均角组;4)下颌尖牙距CEJ 6mm处舌侧牙槽骨厚度高角组大于低角组,唇侧距CEJ9mm处低角组牙槽骨厚度显著大于高角组;5)上颌第一磨牙近远中颊根牙槽骨的厚度低角组显著大于高角组;6)下颌第一磨牙近远中根颊侧牙槽骨的厚度低角组大于高角组,但舌侧高角组大于低角组。(3)治疗后不同垂直骨面型三组之间牙槽骨厚度变化量的对比:1)上中切牙矫治后距CEJ6mm,9mm和根尖点总厚度和唇侧牙槽骨厚度减少量高角组显著大于低角组;2)下中切牙低角组唇侧牙槽骨总厚度矫治后无显著变化,而舌侧牙槽骨厚度显著减小,唇侧出现少量增加;高角组牙槽骨总厚度和舌侧厚度治疗后显著减小,唇侧厚度在距CEJ3mm处有显著减小;高角组牙槽骨总厚度和唇侧牙槽骨厚度的减少显著大于低角和均角组;3)上颌尖牙矫治后在距CEJ6mm牙槽骨总厚度和腭侧牙槽骨厚度高角组显著减小;4)下颌尖牙矫治后牙槽骨总厚度高角组减小量显著大于低角组;5)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颊侧牙槽骨厚度治疗后三组均显著减小,但组间无差异;6)下颌第一磨牙治疗后近远中根牙槽骨总厚度除根尖点外高低角组有显著减少,且高角组减小量大于低角组.结论:1.基于CBCT数据生成的头颅侧位片可以用于临床头影测量硬组织分析,结合辅助测量软件,提高定点的准确性及测量效率。2.高角患者所有牙齿牙槽骨厚度偏薄,拔牙矫治后厚度减少,提示对高角患者要慎重选择拔牙矫治,一定要采取拔牙治疗时做好复诊监控,必要时行软硬组织增量,同时成人高角患者的扩弓要关注颊侧牙槽骨状况。第二部分三种不同垂直骨面型AngleⅡ~1成人类错(牙合)患者矫治前后牙槽骨高度的变化目的:通过测量三种不同垂直骨面型AngleⅡ~1类错(牙合)成人患者正畸治疗前后牙槽骨的高度,分析患者矫治前牙槽高度的差异和拔牙矫治对牙槽骨高度的影响,为正畸临床矫治方案设计和治疗后的疗效评估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从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016-2019年间的正畸完成病例中选择60例成人AngleⅡ1类错(牙合)患者(年龄19-34岁),所有病例均是拔除四颗第一前磨牙,低角组20人(男12人,女8人),高角组20人(男5人,女15人),均角组20人(男10人,女10人)。将矫治前后所有病例的CBCT数据导入Dolphin-Imaging 11.95软件后,根据以往研究测量如下内容:(1)双侧上下颌中切牙、尖牙和第一磨牙颊、舌侧牙槽嵴顶到CEJ的距离(2)上颌中切牙、尖牙、第一磨牙颊舌侧CEJ到腭平面的距离,下颌牙位颊舌侧牙槽嵴顶到下颌平面的距离。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治疗前左右两侧同名牙牙槽骨附着高度和牙槽骨高度无统计学意义(p>0.5);2.上颌中切牙、尖牙腭侧、上颌第一磨牙颊侧的附着高度、上下颌中切牙和下颌尖牙舌侧牙槽骨高度的测量值治疗前高角组均显著大于低角组;3.三组治疗后附着高度均有增加,而牙槽骨高度以减小为主,上颌尖牙和下颌第一磨牙近中根舌侧的附着高度治疗后均有显著增加(p<0.01),其中低角组增加最多(p<0.05),下颌尖牙舌侧牙槽骨高度治疗后三组均有显著减小(p<0.01)高角组减小的最多(p<0.01),下尖牙和上颌第一磨牙近中根唇侧牙槽高度均有显著减小(p<0.01),其中低角组减小的最多(p<0.05)。结论:拔牙矫治会导致不同程度的牙槽嵴的降低,即牙槽骨吸收,不同骨面型AngleⅡ~1类错(牙合)患者不同牙位牙槽嵴的降低量不同,提示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磨牙区应做个性化的垂直向控制。第三部分成人不同垂直骨面型AngleⅡ~1类错(牙合)拔牙矫治前后牙体长度的测量分析目的:通过测量AngleⅡ~1类错(牙合)不同垂直骨面型成人患者正畸治疗前后牙牙体长度的变化,间接获取正畸治疗前是否已存在牙根吸收差异,进一步分析拔牙矫治后牙移动量与牙根吸收的相关性,拟为矫治设计、术中的监控及疗效评估提供参考。方法:从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016-2019年间的正畸完成病例中选择60例成人AngleⅡ1类错(牙合)患者(年龄19-34岁),所有病例均是拔除四颗第一前磨牙,低角组20人(男12人,女8人),高角组20人(男5人,女15人),均角组20人(男10人,女10人)。将矫治前后所有病例的CBCT数据导入Dolphin-Imaging 11.95软件后,测量双侧上下中切牙、尖牙和第一磨牙牙体长度和上下切牙切缘和根尖的矢状向移动量。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牙体长度和前牙内收的测量:1.治疗前左右两侧同名牙牙体长度无差异,治疗后发现三组牙根长度均减小(p<0.01),上颌中切牙牙体长度高角组减小的最大,依次为均角和低角组(p<0.01)。上下切牙切缘和根尖内收量三组间无差异(p>0.05),左侧上颌中切牙根尖移动量与牙体长度的减少成正相关,三组相关系分别为:低角组0.663,高角组0.618,均角组0.635(p<0.01)。结论:不同垂直骨面型成人AngleⅡ~1类错(牙合)患者拔牙矫治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牙根吸收。
其他文献
本文对"十二五"时期进一步推进长三角金融协调发展工作的五个重点领域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输电线路作为构成电网的基本元件,其运行可靠性和可载性对于制定电网的调度决策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面向实时、日前和中短期等多个时间尺度,针对考虑线路运行状态的风险调度模
我们都知道,人的一生有两个发展期,一个是青春期,一个是儿童期,而青春期观也在此时逐渐的形成,这个时候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等形成了
民族舞的存在形式成千上万,各具特色。它具有艺术美的形象性、感染性、典型性,而且还具备有自身的特殊性,所以能够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种类并且成为艺术史上的瑰丽。在三江流
随着高速动车组开行量和运行里程的大幅增加,动车组的检修和安全状态评估被提上了日程。截至目前,大量动车组已进入五级修修程,针对动车组结构进行服役状态及安全规律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CRH380A动车组车体结构,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完成强度分析和疲劳裂纹扩展分析,并结合基于FAD失效评定图的SINTAP/FITNET安全评定方法,对车体关键部位进行了安全状态及裂纹扩展寿命的评估计算。选取CRH3
对煤化工产业进行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行系统分析,并对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方向和节能减排的新措施进行介绍。
作为一种普遍的交际行为,当冲突以语言的形式表现出来时,就形成了冲突话语。冲突话语是一种复杂的语言现象,在人际交往中随处可见。本文通过《虎妈猫爸》中夫妻间冲突话语结
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国外广泛开展商业银行效率研究,先从法人层面,再深入分支机构,研究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与前沿效率,研究样本与研究结论均较为多样、全面;前沿效率研究中,
城乡分割体制下,农民和市民的权利体系及其实现系统截然不同。失地农民的权利在市民转化的过程中,原来较为完整的以土地为基础的农民权利被破碎化、被分别嵌入城市居民的分散
部族军是辽代最为重要的军队,部族军事体制历经太祖、太宗朝的改革与完善,最终于辽圣宗时期定型。本文以辽代部族军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部族军的军事体制演变历程、部族军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