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现代生活的影响,少数民族和汉民族之间的族际通婚现象越来越频繁,族际通婚是婚姻行为模式的一种,而族际通婚会引发族群意识的衍变,族际通婚子代会在成长中对某一民族产生认同,而族际通婚子代民族认同也日益成为民族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作为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最早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的地区,同时也是极具族际通婚特色的代表地区之一。在延边地区,少数民族和汉族长期共同居住,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长期交流与发展,使许多少数民族与汉族产生族际通婚行为。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研究延边地区少数民族与汉族族际通婚子代民族认同问题,分析其民族认同的影响因素,有助于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发展。从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的视角出发,运用了族群认同理论中的工具论、民族同化理论和文化冲突论。以延边地区六市两县作为田野调查点,选取延边地区少数民族与汉族族际通婚子代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与变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近百名族际通婚子代进行深度访谈,并对219名族际通婚子代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第一手调查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对造成族际通婚子代民族认同的影响因素进行家庭和社会两方面的研究。从族群认同理论角度分析,族际通婚子代对于民族认同受到环境及自我意识两方面影响,民族文化的认可会在文化冲突中形成融合,民族意识产生的冲击,会对族际通婚子代造成民族同化的现象。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对研究背景与意义进行阐述,参考国内外研究成果来确立本文的调查方向;第二章描述了延边族际通婚子代民族认同的现状;第三章结合族群认同理论和民族同化理论,分析了影响族际通婚子代民族认同的多方面因素;第四章应用文化冲突论对族际通婚子代的民族认同所造成积极和消极影响进行归纳;第五章为结论,对延边地区族际通婚子代民族认同的影响因素及引发的影响进行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