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陆干旱区河流取水权初始分配研究——以玛纳斯河取水权初始分配研究为例

来源 :新疆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ai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内陆干旱区深居内陆,具有典型大陆型气候的特点,光照充足,温差较大,干燥少雨,蒸发量大,致使水资源总体水量不足。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干旱区工农业规模飞速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规模也不断扩大,但水资源利用程度的提高直接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何协调好内陆干旱区水资源开发与环境及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一项紧迫任务。 水权与水市场理论被引入水资源配置领域的动因在于利用市场机制解决当前存在的水资源低效配置的问题。因此,水权水市场的突破口应该选择在最需要利用市场机制进行调节的地方。从国内的实际情况看,我国内陆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较为明显,水资源配置问题也较为突出,因此水权水市场理论的应用应首先立足于象这样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地表水资源是内陆干旱区水资源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对内陆干旱地区河流进行水权分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中外水权制度的比较分析,指出我国现行水权制度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应用产权界定的博弈分析,构造内陆干旱区流域内不同区域在水权分配中产生冲突行为的数学模型,论证了宏观调控与市场运行机制相结合、以流域管理为主的水权制度所具有的科学性与优越性。本文中对内陆干旱区河流水权初始分配采用多层次多目标模糊优选理论和满意度决策理论建立了两种水权分配模型。在多层次多目标模糊优选理论水权分配模型中,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时,本文采用向专家咨询并根据咨询结果来构建判断矩阵,从而得出指标权重。在满意度决策理论水权分配模型中,把生活用水权、生态用水权和多样化需求用水权分开考虑,分别采用不同的水权分配模式,但重点在多样化需求用水权的分配,对本模型采用了动态规划进行解算。本文总结出了两种模型的优点、缺点和适用范围,从而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来选取水权分配模型。以有代表性的新疆玛纳斯河为研究对象,对我国内陆干旱区河流取水权初始分配理论进行实例研究,利用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对玛纳斯河的取水权进行分配。最后,初步探讨了玛纳斯河取水权分配的程序。
其他文献
蒸腾生理机制的研究必然成为今后林木蒸腾研究的发展趋势。与农田蒸散研究相比,林木蒸腾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不少的问题,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采用野外试验与
本学位论文研究的核心内容是运用预蓄预泄调度方式系统控制理论,有计划地对入库的天然径流进行蓄泄,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洪水造成的损失,同时利用现有水库工程在保证蓄水安全的
近年来郑州市城市框架、经济、人口发展迅速,已成为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和中原崛起的龙头城市,但是城市水资源相对紧缺,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严重缺乏。“城市发展,供水先
使用再生水进行农田灌溉是解决北京水资源紧缺的一个有效手段,而氮素是再生水众多化学物质中最有价值、转化最复杂的成分。氮素在土壤剖面中的运移变化是影响环境的重要因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