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学校诞生之日起,教育质量一直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发展,高等教育质量成为各利益相关主体关注的焦点,高校、学生、社会用人单位等利益相关者聚焦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伴随高校质量管理模式的不断发展与成熟,高校内部质量指标体系成为高校质量管理的重要依托。高校内部质量指标的出现,既使得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有了抓手,又使得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有了标准,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杠杆。从而,深入探究高校内部质量指标体系对于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美国作为世界高等教育最为成熟与发达的国家之一,其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模式亦相对成熟。美国高校内部质量指标在质量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杠杆作用,所以,研究美国高校内部质量指标既可以清晰掌握美国高校质量管理中质量指标的应用及其价值,又成为其他国家、地区高校质量管理提供可资借鉴的素材。因而本研究以美国高校内部质量指标作为探讨对象开展研究。首先,本研究从美国高等教育质量运动及其质量管理模式变化入手,分析高校在质量管理中的角色与地位,深入剖析美国高校内部质量指标发展历程及其成因;而后,探析美国不同类型与层次高校内部质量指标。本文以2000年版卡内基高校分类标准为基础,根据各种类型与层次高校对社会影响力为依据,主要研究授予博士学位、授予硕士学位、授予学士学位、授予副学士学位高校等四类高校内部质量指标体系。最后,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以及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美国各类高校内部质量指标实践的基础上,本研究深入剖析了美国高校内部质量指标体系的基本形态、特点、功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启示方面形成以下研究结论:从基本形态来看,美国不同类型高校内部质量指标均由学生指标、教师指标、经费指标与基本指标(班级规模与生师比)四部分构成,并且每一部分都具有丰富的内容。从特点来看,首先,除授予副学士高校外,美国授予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学十学位的高校基本形成了各自的内部质量指标体系;其次,美国不同层次与水平的高校内部质量指标体系中“质”基本相同,但“量”中存在差异;再次,美国高校内部质量指标体系中各项质量指标发展不平衡;第四,美国不同类型高校质量指标体系完整性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此外,美国高校内部质量指标的研制与发展,与高校培养目标紧密相关。从功能来看,质量保障、监控与定位是高校内部质量指标的基本功能;高校追求卓越过程中的多样化发展以及维护高校“学术自由”是高校内部质量指标的衍生功能。从存在的问题来看,美国不同类型与层次高校质量指标发展水平不同,尚待进一步完善;美国不同层次与水平高校在质量指标细化程度不同,仍需要进一步科学细化。从启示来看,高校内部质量指标的合理性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经之路:优化高校内部质量管理是科学构建高校内部质量指标的内在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