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椒(Zanthoxylunm bungeanum)为芸香科花椒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生物碱是一类重要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具有抗肿瘤、镇痛和消炎等作用。花椒属植物中普遍含有生物碱,但目前对其研究还较少,严重制约了花椒资源的开发利用。本试验以不同采摘时期和不同种质的花椒果皮为试材,通过对花椒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不同花椒果皮中生物碱含量差异的研究,分析了不同采摘时期和不同种质花椒果皮中生物碱差异,期望能为花椒良种选育和花椒药用开发提供理论参考。主要结果如下:1.确定了花椒总生物碱的优化提取工艺:将花椒粉碎至60目,以70%乙醇为提取溶剂,先超声震荡30min,然后分两次加热回流提取,每次提取时间为2h;首次从花椒果皮中检测出吴茱萸次碱、小檗红碱和乙氧基白屈菜红碱,探索出了测定花椒果皮中3种生物碱的HPLC方法:以Agilent ZORBAX SB-C18(4.6mm×250mm,5μm)为色谱柱,乙腈为流动相A、水(含0.1%甲酸)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0min30%A、100min80%A,体积流量1mL·min-1,检测波长分别为260nm(吴茱萸次碱)、265nm(小檗红碱)、272nm(乙氧基白屈菜红碱);柱温40℃,进样量10μL。2.不同种质花椒总生物碱含量差异显著,其中以韩城大红袍花椒的总生物碱含量最高,达2.951mg·g-1,其它种质花椒果皮中总生物碱含量的大小依次为:凤县大红袍>秦安1号>野花椒;不同种质花椒中的吴茱萸次碱、小檗红碱和乙氧基白屈菜红碱含量存在着显著差异。其中吴茱萸次碱、小檗红碱的含量以凤县大红袍最高,分别为1.184mg·g-1、0.137mg·g-1,其它种质花椒中吴茱萸次碱含量大小依次为:野花椒>韩城大红袍>秦安1号。小檗红碱的含量大小依次为:秦安1号>野花椒>韩城大红袍;乙氧基白屈菜红碱的含量以韩城大红袍最高,为0.110mg·g-1,其它种质花椒中乙氧基白屈菜红碱的含量依次为:野花椒>凤县大红袍>秦安1号。3.花椒座果初期,果皮中总生物碱含量处于较高水平,但随着果实的继续发育、成熟,果皮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持续降低。吴茱萸次碱在果实发育中呈“先增高,后降低,再升高”的变化趋势,在果实成熟时达到最大;小檗红碱和乙氧基白屈菜红碱在果实发育中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分别在成熟前的6月上、中旬达到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