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膜蒸馏机理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4430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膜分离是一门新型的高分离、浓缩、提纯及净化技术。膜蒸馏技术是膜分离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指利用一疏水性的多孔膜,膜热侧与待处理液直接接触,待处理溶液中的水在膜热侧汽化后,气体在压强差的推动下,通过膜孔传递到膜冷侧,冷凝后收集或除去的一种分离技术。真空膜蒸馏(VMD)技术是膜蒸馏技术的一种,其研究主要集中于工艺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过程机理及过程应用三大方面。VMD与其它膜蒸馏过程的最根本区别在于有真空系统提供增强驱动力,同时又具有气隙膜蒸馏的特点。本文在评述真空膜蒸馏技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膜蒸馏过程热侧、膜内及冷侧的质量传输和热量传输行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推导。理论推导与计算表明:膜的导热性对真空膜蒸馏过程的影响可以忽略,膜蒸馏过程膜内质量传输机制是努森流与粘性流共同作用的混合流机制。本文进行了气体渗透实验、蒸馏水的VMD实验及含铬水溶液的VMD实验。实验结果的分析表明:在VMD过程中,其过程主要阻力来自于热侧汽化和膜内的质量传输;热量传输与质量传输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其过程中的浓度极化和温度极化现象是膜蒸馏过程进行时的必然现象。实验表明,随进料温度、进料流速、冷侧真空度的增大,膜通量增大;但进料流速增大到60L.h-1之后,通量随进料流速的增长变缓;膜通量随孔径较快地增大,但当膜平均孔径达到0.5m时,截留率迅速降低,已无实际意义。在上述理论推导及实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将热侧溶剂传输与溶质传输、膜蒸馏过程热量传输与质量传输相关联,并引入一个能够反映膜内质量传输特征的“贡献系数”,将努森流模型与粘性流模型结合起来,从而提出了新的混合流模型。 为验证所建模型的实用性与正确性,利用VB6.0编制了一个能够进行循环迭代的计算程序,计算出模型的理论值。结果显示,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在较大范围有良好的一致性。
其他文献
羌族民居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在快速变化的社会背景下,传统民居正发生着深层次的变化,表现在建构体系、功能空间、材料更替、文化发展等诸方面,由于缺乏理论研究与技术支持,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致多器官受累,在其所伴发的甲状腺疾病中,有甲亢、甲减和甲状腺炎,但尚未有甲状腺激素不敏感综合征的报道,甲状腺激素不敏感综合征在临
本文介绍了板桩码头发展趋势,分析了板桩码头地连墙施工接缝质量问题及成因,指出接缝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提出了接缝质量控制措施,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推进社会保障城乡统筹发展是今后一段时期内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之一,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也应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本文基于对盘锦市养老保险实际情
国际体育科学界对于高原训练的关注始于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高原训练的主要刺激因素为低氧。低氧适应引起人体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如骨骼肌肌红蛋白含量升高、血红蛋白的浓度和
本文的试验是对机织,双轴向以及多轴向经编织物的纱线,织物进行拉伸,并对实验数据分析,探讨其组织,结构,生产工艺对纱线的强度影响。我们还对机织,双轴向以及多轴向经编织物的三种树
目的:探讨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糖原磷酸化酶BB型同功酶(GPBB)对蒽环类药物致心脏毒性的早期监测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住院女性乳腺癌术后应用蒽环类药物化疗的患者5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在人肝癌细胞Hep G2中的抗肿瘤活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二甲双胍不同浓度(0、1、5、10、15 mmol/L)处理Hep G2细胞24、48及72 h,用CCK-8法检测其对细胞增
本研究通过体外试验和动物试验,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微生物植酸酶的特性及其对不同阶段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体外试验主要研究温度、pH、饲料加工工艺和贮存时间对植酸酶活性的影
研究目的:构建评价模型,探索在"三旧"改造过程中如何评价政府监督行为,并提出促进监督的相关对策和建议。研究方法: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研究结果:通过建立绩效评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