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十字花科蔬菜害虫。小菜蛾对多种杀虫剂产生了抗性,已成为抗药性发展最为严重的害虫之一,也是当今最难防治的农业害虫之一。阿维菌素(Abamectin)是一类具有杀虫、杀螨、杀线虫活性的十六元大环内酯类化合物,广泛用于防治小菜蛾。随着这种药剂的大量使用,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问题日趋严重。本文就小菜蛾田间种群对阿维菌素的抗性遗传方式、交互抗性谱及抗性生理、生化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为小菜蛾阿维菌素抗性治理提供理论依据。1.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筛选和交互抗性用阿维菌素对采自云南通海菜田的小菜蛾种群连续筛选,得到阿维菌素高抗品系(TH-Abm)。相对于敏感品系(Roth), TH-Abm高抗品系对阿维菌素的抗性水平从F14代开始一直维持在10000倍左右。交互抗性谱测定结果表明,TH-Abm高抗品系对甲维盐具有极高水平的交互抗性(抗性倍数为950倍),对多杀菌素和氟虫腈均具有10倍的低水平交互抗性,而对茚虫威、氰氟虫腙、虫螨腈、Bt CrylAc、虫酰肼、定虫隆和高效氯氰菊酯等药剂不具有交互抗性。小菜蛾阿维菌素交互抗性谱的测定为确定合理轮换用药方案以延缓阿维菌素抗性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2.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遗传方式分析以敏感品系(Roth)和阿维菌素高抗品系(TH-Abm)进行正、反交和回交分析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遗传方式。正交和反交后代对阿维菌素的抗性水平相当,有390-430倍的抗性,正、反交显隐性度D值均处于0-1之间,说明小菜蛾对阿维菌素抗性是常染色体、不完全显性遗传。回交后代BC的LD-P线在死亡率为50%处没有明显的平台,进一步适合性检验不符合单基因假设,从而证明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受多基因控制。3.小菜蛾对阿维菌素抗性的生化机理分析在TH-Abm高抗品系中,增效剂PBO对阿维菌素具有低水平的增效作用,增效比为7.5,而DEF和DEM对阿维菌素均无明显增效作用。与Roth敏感品系和TH对照品系相比,TH-Abm高抗品系P450单加氧酶7.乙氧基香豆素脱乙基活力(ECOD)分别为5.8倍和3.4倍,P450单加氧酶甲基试卤灵氧脱甲基活力(MROD)分别为4.7倍和4.4倍,P450单加氧酶对硝基苯甲醚氧脱甲基活力(PNOD)在3个品系间差异不显著。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力在3个品系间差异均不显著。这说明多功能氧化酶活性增强是小菜蛾对阿维菌素产生抗性的机理之一。4.小菜蛾GluClα亚基的克隆和序列分析利用RT-PCR和RACE技术,成功地克隆到小菜蛾谷氨酸受体GluClα亚基基因cDNA全长。该亚基cDNA序列全长有2071 bp,其开放阅读框编码447个氨基酸。小菜蛾谷氨酸受体GluClα亚基与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谷氨酸受体GluClα亚基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高达97%。对TH-Abm、TH和Roth品系小菜蛾谷氨酸受体GluClα亚基进行氨基酸序列比较分析,发现3个品系之间存在10处氨基酸多态性位点,未发现与抗性相关的氨基酸多态性位点。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靶标抗性机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