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省汶川县(北纬31.08,东经103.48)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震源深度为15km,震中烈度高达11度。此次地震破坏性强、波及范围广,特别是大量学校建筑物破坏严重,部分校舍倒塌,引发了对学校建筑物抗震安全性的更多关注。为此,从2009年开始国务院下达部署,用三年时间,对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七度以上地震高烈度区、洪涝灾害易发地区、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的各级各类城乡中小学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舍进行抗震加固工程,全面改善中小学校舍安全状况。调查资料显示,现阶段北京市中小学校、幼儿园建筑结构类型砖混结构占的比例较大。众所周知:砖混结构是脆性性质,易导致震害发生,特别是学校建筑为横墙较少建筑,当地震烈度较高,地震作用很大,墙体不能胜任所承担的地震力时,即发生震害。本论文通过对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加固工程中南北教学楼的实例分析,详尽叙述既有砌体结构的抗震加固设计构造、施工技术以及该类工程在施工管理上的特点。为今后更好地完成北京市内其他的中小学加固改造工程起到借鉴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