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水提过程中的成分变化规律及工艺研究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ibagg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银花是常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金银花水提液和金银花露作为多种商品的原料,其质量控制对产品优质品质的保障至关重要;但两者的传统制取方式在工艺上相互独立,存在原料利用度不高、生产效率较低等问题;同时,金银花水提过程中多种成分的变化规律,以及以干、鲜金银花为原料的金银花露的挥发性成分差异情况尚不明确,诸多因素制约了生产工艺水平的提升,相关问题亟待研究。本文开展对金银花水提工艺以及金银花露与水提液共制备工艺的研究,探讨相关工艺过程中的成分变化规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水提液多成分含量变化,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SPME-GC-MS)测定金银花露中的挥发性成分;利用多指标评价的方法研究浸泡时间对金银花中多种有机酸类等成分水提效果的影响;创新金银花饮品的原料生产方式,实现金银花水提液和金银花露的共制备,考察共制备过程中的多种水溶性成分和挥发性成分的变化规律,以期为金银花加工生产及相关工艺改进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探讨干、鲜金银花制露的挥发性成分差异,为金银花露饮料的制备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价值。1.浸泡对金银花的提取产生一定的影响,绿原酸在浸泡30 min后提取效果最好,獐牙菜苷在浸泡90 min后提取效果最好,隐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均为:直接提取>浸泡30 min>浸泡90 min和浸泡60 min。适当的浸泡能够加快提取进程,提高得率,降低耗能。研究表明在浸泡30 min后95℃提取90 min的条件下,既能保证较高的活性成分提取量又能保证生产效率。2.在金银花水提液和金银花露的共制备工艺研究中,结果表明采用1:50的料液比对7种主要成分均能达到较好的提取效果。本研究中金银花露含量较高的挥发性成分有:苯甲酸苄酯、肉桂酸甲酯、芳樟醇、香叶基丙酮等。综合考虑选择共制备时间为90 min时既能保证较高的活性成分提取量又能保证生产效率。3.食品的气味与其化学成分组成密切相关,各成分对香气的贡献各有不同。金银花干花与鲜花制露的挥发性成分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所有检出化合物中,仅有2-庚酮、苯甲醛、苯甲酸甲酯、芳樟醇、壬醛、α-松油醇、肉桂酸甲酯、香叶基丙酮、苯甲酸苄酯等9种成分为本研究中干花和鲜花制露中均检测到的共同成分。因而不同金银花原料和不同的工艺制得的金银花露产品的风味也有所不同。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目前主要的选煤方法:跳汰选煤和重介质选煤的发展现状及采用工艺及其主要优缺点,并针对不同选煤厂提出了采用重介质选煤工艺时应选择的工艺类型。
进入新世纪以来工业生产过程进一步向着大型化、连续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对工业生产过程实现实时、准确的检测要求也越来越严格。随着化学计量学的发展,分子振动光谱检测技
目的探讨军人社会支持与心身健康和一般情况的回归关系。方法用随机整群取样法,在全军取陆、海、空3865名军人的社会支持、心身健康及一般情况,结果采用主成分回归分析处理。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我国单片机研发设计领域也获得了蓬勃的发展,单片机技术在社会多个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为广泛,其在有效提升社会各领域的生产力及生产效
文章运用广义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与索洛增长速度方程,测算出山西省1985~1995年、1995~2005年、2005~2010年间的农业科技贡献率分别为28.18%、25.9%与42.5%。这表明,山西省
根据犬线粒体脱氧核糖核酸(DNA)序列设计了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应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检测了肉制品中犬源性成分的含量。所提取的17种犬的DNA样品扩增后均能得到典型S
对番茄花叶病毒番茄分离物(ToMV-To-S1)和烟草花叶病毒蚕豆分离物(TMV-B935A)进行了生物学和血清学比较。人工接种6科20种植物,这两个分离物均能侵染其中的3科14种植物,但在普通烟(白肋烟、黄苗榆)上的症状差异
棉花配方施肥,也称棉花平衡施肥,根据棉花生育特性、需肥规律、土壤养分状况及棉花产量目标,施入不同种类和不同量肥料,使土壤中有效养分处于平衡状态并符合棉花需肥要求。
通过对我国学术信息资源开放获取政策环境的扫描,指出国家方针政策、利益相关者的态度、开放获取资源发展现状等重要因素对开放获取政策的要求。认为我国开放获取政策应以推
空间课堂教学模式是对我国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在传统模式的教学过程中是将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而空间课堂教学模式则是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