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填方加筋路堤工作性状及稳定性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zhao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渐深入,黄土地区高等级公路建设得到了大力发展。由于受到黄土地区地形地貌条件的制约,高填路堤已成为主要的路基型式,填土高度有时高达50m。高填方路堤稳定性和沉降变形特性一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新型三向土工格栅具有独特的物理力学性能,将其作为加筋材料铺设于路堤边坡中,能够有效地改善路堤的变形特性,提高路堤的整体性能。本文采用FLAC3D建立数值分析模型,对超高填方加筋路堤的稳定性和沉降变形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首先,通过对超高填方加筋路堤施工填筑过程进行模拟,研究了路堤边坡坡脚、坡顶及变坡点等关键位置的沉降及水平位移随填筑高度的变化规律。同时,分析了路堤填土模量及地基土模量对路堤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填筑高度的增加,路堤沉降及水平位移逐渐增大;随着填土模量及地基土模量的增大,路堤沉降及水平位移逐渐减小,格栅轴力降低,加筋效果有所减弱。其次,在路堤顶面施加均布荷载,分析了静力及动力荷载作用下路堤的工作性状。同时,基于交通循环荷载的动力非线性,对交通循环荷载的振幅、频率及行车间隔进行参数分析。结果表明:静力荷载作用下,路堤顶面沉降及水平位移变化幅度较大;交通循环荷载作用下,路堤顶面沉降及水平位移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大,但增幅逐渐减小,直至趋于稳定;交通荷载振幅、频率越大,行车间隔越短,路堤顶面最终沉降越大。然后,对比分析了土工格栅对超高填方路堤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强度折减法对土体抗剪强度参数及筋土界面参数进行模拟,研究了不同条件下路堤边坡的安全系数及潜在滑动面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土体抗剪强度参数较小时,在土体中铺设土工格栅,路堤边坡安全系数可提高10%~20%;对比分析加筋与未加筋工况下路堤边坡的稳定性可知,格栅与土体的相互作用提高了路堤的稳定性,边坡潜在滑动面向深层发展,其曲率变缓。最后,提出了降雨入渗折减因子及降雨折减模式的概念,通过对土体抗剪强度参数进行不同程度的折减来模拟降雨入渗对超高填方加筋路堤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了不同降雨折减因子、入渗深度及均布荷载条件下边坡的安全系数。结果表明:降雨入渗折减因子对路堤稳定性的影响存在一个临界值,当折减因子低于这一临界值时,降雨入渗对路堤边坡安全系数及潜在滑动面影响显著增大;在土体中铺设土工格栅,提高了降雨入渗条件下路堤的稳定性。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社区人群中,排尿障碍与脑小血管病影像改变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于2013年6月-2016年4月在北京市顺义社区人群队列中筛选年龄≥35岁,无脑卒中史,无泌尿
本试验利用无土栽培方式研究了氮、磷、钾对萝卜(Raphanus sativus L.)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由水培试验和基质培试验两部分组成。水培试验采用营养液栽培,对氮、磷
随着现代雷达系统的不断改进和发展,雷达自动目标识别得以产生和发展。而雷达距离分辨率的不断提高更为目标识别提供了新的途径。同时,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使得目标识别的实时
本文主要探讨了“设计活动的规律”以及“如何开始设计”这两方面内容。首先,本文梳理了关于设计的认识论根源,总结了设计方法论的发展历史并归纳了当前的发展趋势,填补了国内相
报纸副刊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不断演变,我国报纸的副刊是植根于五千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土壤上的产物。改革开放以来,在一个多世纪的历程中,副刊经历了由幼稚到成熟、由形式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中国的汽车修配市场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轮胎替换作为汽修的一项重要业务,其诱人的发展潜力也引来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国际的有识之士的加入。本文从市
英语双关语作为常见的修辞形式频繁出现在各种英语教材中,许多英语双关语都成了教学中的难点,如何解释和翻译英语教学中涉及英语双关语,成了无法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探讨
知识的社会控制是科学知识社会学的一个基本命题。它认为,一切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就其社会意义而言,不仅取决于人们的社会地位、身份及阶级利益,而且根植于特定的文化类型之中
Job-Shop调度问题(Job-Shop Scheduling Problem,JSSP)是一类具有时间约束、次序约束和资源约束的组合优化问题。在理论上已经证明,JSSP是一个NP难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张贤亮,一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家喻户晓的作家,以其独特的人生经历,以“自叙传”的写作形式,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个憨厚朴实、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尤其是劳动妇女的形象。 本文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