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承德地区孕妇产后抑郁的产前风险现状,分析产前风险的影响因素及其与知觉压力、社会支持的相关性,为今后存在产后抑郁的产前风险孕妇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连续性抽样的方法,于2018年3月~12月,在承德市某两家三甲医院,选取参加孕检的孕中晚期(≥24孕周)孕妇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产前风险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知觉压力量表及一般情况调查表(自制)进行测评,应用SPSS22.0将调查数据录入并分析,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卡方检验(双侧检验α=0.05)、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α__入=0.05,α_出=0.10)等。结果:1.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560份,回收有效问卷1450份,有效回收率为92.9%。产后抑郁的产前风险检出率为13.7%。2.产后抑郁的产前风险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卡方检验结果显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在不同的年龄、文化程度、产次、孕期的工作情况、怀孕后的感受、丈夫的关心程度、从家人那里获得的帮助和关心,是否担忧家庭经济、孕期是否有持续两周以上的情绪低落、孕期是否有持续两周以上的焦虑烦躁、婆媳关系是否和睦、夫妻关系是否和谐等之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3.孕妇的社会支持和知觉压力与产后抑郁的产前风险相关性分析: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得出,社会支持与产后抑郁的产前风险呈负相关(r_s=-0.329,P<0.001),知觉压力与产后抑郁的产前风险呈正相关(r_s=0.382,P<0.001)。4.产后抑郁的产前风险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经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年龄(OR=1.556,95%CI:1.168~2.072)、孕期的工作情况[“居家”(OR=0.471,95%CI:0.298~0.745)、“全职”(OR=0.283,95%CI:0.176~0.456)]、产次(OR=2.182,95%CI:1.404~3.391)、孕期是否有持续两周以上的情绪低落(OR=1.720,95%CI:1.148~2.577)、孕期是否有持续两周以上的焦虑烦躁(OR=1.681,95%CI:1.104~2.558)、婆媳关系(OR=2.736,95%CI:1.988~3.766)、从家人那里获得的帮助和关心(OR=1.980,95%CI:1.497~2.619)、知觉压力水平(OR=3.797,95%CI:2.535~5.686)、社会支持水平(OR=0.606,95%CI:0.495~0.741)为产后抑郁的产前风险影响因素。结论:1.本次调查承德地区的产后抑郁的产前风险检出率为13.7%。2.社会支持与产后抑郁的产前风险呈负相关;知觉压力与产后抑郁的产前风险呈正相关。3.产后抑郁的产前风险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孕期的工作情况、产次、孕期是否有持续两周以上的情绪低落、孕期是否有持续两周以上的焦虑烦躁、婆媳关系、从家人那里获得的帮助和关心、知觉压力水平、社会支持水平,因此,产后抑郁的早期预防应从产前风险高的孕妇入手,针对其影响因素制定早期干预措施,有助于预防或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促进孕妇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