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缝隙政府理论的我国紧急医学救援体系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运用无缝隙政府理论,对照目前我国紧急医学救援工作的现状,并借鉴国外紧急医学救援体系的经验,进一步完善我国紧急医学救援体系,消除我国紧急医学救援体系系统内外部的“缝隙”,使其更加“流畅”、“连贯”、“灵活”,进一步完善功能、优化流程、整合机制,建立一个高质量、高效率和适应性强的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兼顾质量和效率,最大程度满足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工作的需要。[方法](一)系统综述法和比较分析法:通过系统综述和比较分析,提炼、总结了无缝隙政府理论,并分析了该理论在紧急医学救援领域的适用性,并借鉴该理论,提出“无缝隙”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建设中的核心要素。运用多输入优序图法确定了“无缝隙”紧急医学救援体系的核心要素的优先顺序。通过文献研究和系统分析法,梳理了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等八个发达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工作开展情况,并对其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比较,总结其特征,提炼出国外紧急医学救援体系“无缝隙”的核心内容。借鉴凯萨医疗机构灾害易损性分析模型,建立了紧急医疗救援的脆弱性分析模型。(二)调查法和统计学方法:通过调查,收集到全国承担紧急医学救援任务的4960家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紧急医学救援能力的数据。重点对全国主要承担紧急医学救援任务的省级和地市级医院进行了典型调查,收集到386家医疗机构紧急医学救援核心能力要素数据。通过统计学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加以分析。使用描述性系统综述的方法,结合对相关行政官员、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专家学者进行的访谈,从工作组织体系和运行体系两方面全面总结了我国紧急医学救援工作的组织和运行现状。在数据分析和系统综述的基础上,结合无缝隙政府理论,提出并分析了我国紧急医学救援工作中的“缝隙点”。(三)专家咨询法贯穿于整个研究之中。[结果](一)无缝隙政府理论的有关特性和紧急医学救援工作的特点相互契合,可用于分析、指导紧急医学救援工作。(二)“无缝隙”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包括机构“建设无缝隙”、“机构职能无缝隙”等11个“无缝隙”核心要素,其中最重要的两个要素是“后勤保障无缝隙”和“机构能力无缝隙”。(三)发达国家紧急医学救援体系相对较为成熟,其“无缝隙”的核心内容对我国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发达国家紧急医学救援体系特征对我国的启示主要有:设置有统一协调机构:拥有多重医学救援力量和专门医疗救治机构;装备先进、配置齐全;具有快速反应系统;信息传递及时、快速、流畅;物资储备充足、费用解决渠道多;工作以属地为主、分级负责;各种救援力量充足、工作连续、职责清晰;专业技术人员能力强、水平高。(四)目前,我国紧急医学救援工作还存在很大的“缝隙”,主要表现在:1.组织机构:全国有11.6%的医疗机构没有成立卫生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有9.8%的医疗机构还没有组建紧急医学救援专业队伍。2.机构职能:在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工作中,不同机构和部门之间还存在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现象:分属不同系统和行业的医疗救援力量缺少统一的协调,伤员救援工作不连续,缺少对伤员救治情况的总体掌控和安排;尚未有一部专门的法律和法规对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工作进行系统的规定。3.机构能力:全国有11.3%的医疗机构无用于应急处置的床位;三级医院和东部地区可用于紧急医学救援的床位所占总床位的比例还比较低,分别为3.77%和4.86%:平均每家医疗机构只有3.2辆普通救护车和0.2辆负压救护车;烧伤悬浮床和烧伤翻身床全国总体拥有数量还是很低;有16.0%的地市级医疗机构和28.3%的省级医疗机构没有扩增病床的条件,有17.4%的医疗机构有扩增病床条件但无扩增方案。4.管理制度;全国有1.6%的医疗机构尚未制定紧急医学救援预案和工作方案:有22.3%的医疗机构没有腾空床位的制度和流程;有近10%的医疗机构在一年内没有举办过各类型医学救援演练,医疗机构一年中举办跨部门的演练比例只有8.1%。5.人员职权职责:在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工作中,部分指挥决策还缺少科学依据,存在盲目指挥和凭经验指挥。6.人员技术技能:医疗机构参与紧急医学救援队伍高级职称医务人员数量平均为9.9人/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伍中高级职称医务人员所占比例仅为26.1%。7.专业人员内部满意情况:全国只有22.2%的医疗机构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为参与紧急医学救援的医务人员提供人身安全保障;32.6%的医疗机构为参加紧急医学救援的专业人员发放高风险补助。8.救援流程:我国紧急医学救援工作还存在流程不明晰,多头指挥,程序纷繁复杂等情况。9.信息传递:目前我国紧急医学救援信息传递时效性、准确性、连贯性普遍不好。10.后勤保障:全国有18.1%的医疗机构没有设置二次检伤分类的场所;有10.9%的医疗机构没有物资储备,有37.2%医疗机构有物资储备但无分装配送能力;有5.4%的医疗机构没有用于紧急医学救援培训的场地;只有13.0%的医疗机构拥有停机坪,60.1%的医疗机构有远程会诊联通能力。11.运行管理体制:紧急医学救援资源分布严重不均衡,东部地区集中分布,西部地区严重匮乏,大中城市资源丰富,基层资源相对短缺。[结论]目前,我国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工作主要存在“医疗机构内部紧急医学救援组织、协调机构建设不足”;“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建设欠缺”等20个“缝隙点”,严重制约了我国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工作的开展。我国紧急医学体系建设的目标是建成一个突发事件发生后,能提供连续性医疗照顾服务,致力于最大限度恢复伤员生理和心理功能、最大限度减少因突发事件造成的健康损害的,方便、流畅、高效、高质量的医疗救援服务体系。紧急医学救援脆弱性分析模型包括风险可能性、损害严重性和应对准备三个一级维度以及七个二级维度,涵盖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6类28个风险因素,通过四个评分等级,可确定医疗机构紧急医学救援工作在不同风险因素下的脆弱性。在完善和发展我国紧急医学救援体系时,应通过加强紧急医学救援主体机构建设、加强参与紧急医学救援工作的人员能力建设以及促进紧急医学救援机构规范化运行三个方面,实施11项具体举措来弥合缝隙,建成“无缝隙”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创新与不足]本研究主要创新点:(一)通过对全国承担紧急医学救援任务的二级以上综合性医疗机构进行普查,共收集到全国4960家医疗机构的数据,可供全面、系统的分析我国紧急医学救援工作能力现状。(二)在国内首次应用“无缝隙政府理论”指导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并提出“无缝隙”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建设的核心要素。(三)提出紧急医学救援脆弱性分析模型,医疗机构可运用该模型分析本机构紧急医学救援工作在不同风险因素下的脆弱性。本研究局限性:国内、外尚缺乏具体、完善、具有操作性的紧急医学救援体系评价标准,研究结论还有待理论和现实的进一步检验。
其他文献
张三丰学术思想融合三教,禀承图南一派,实际也是对陈抟学派传出的《无极图》、修炼方法及道教"顺则生人,逆则成仙"内丹炼养思想的进一步融合总结。
钢铁冶金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本文基于对我国钢铁冶金行业的基本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我国钢铁冶金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为了积极实现我国城市可持续的低碳发展目标,在城市交通方面,需要大力推进公交与步行相结合的绿色低碳出行方式。在当今城市机动化时代背景下,步行出行离不开机动交通尤其是
<正>利用信息技术与课外阅读进行整合,可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增强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从而完成阅读目标。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第七条明确指
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是中国政治现实发展的产物。这一制度在20世纪80年代逐渐萌芽,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制度化,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在中
<正>1形式多样的家长会,提高家园合作水平幼教改革的新趋势之一就是家园共育,同时也是现代素质教育思想的有力体现。幼儿园召开形式多样的家长会,不仅可以提高家长育儿水平,
<正>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指所有原发或继发性慢性肾脏疾病所致的进行性肾功能损害。灌肠治疗是利用肠道黏膜作为半透膜,通过肠道排除代谢产物、降低
目的了解我院近三年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的季节分布和临床特点,为早期经验诊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本院门诊和住院治疗、
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全面地阐述了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反对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出发,主张根据社会需要让学生学习实用知识,又注意到对学生的地理、博物、园艺等学科的教
紫外-可见光(200~500 nm)成像光谱仪是空间遥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机载紫外-可见成像光谱仪的特殊性和实际应用要求,提出了一种采用面阵CCD的摆扫式成像光谱仪,这样既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