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膜法处理电厂综合废水工艺研究

来源 :天津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ovo_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力系统既是耗水大户又是排污大户,提倡电厂废水零排放既是国家的要求也是电力企业自身的需求。电厂循环水在循环过程中污染物浓度升高,需进行预处理、反渗透膜浓缩实现回用,反渗透浓水高盐、高硅及COD(化学需氧量)等均会对纳滤、电渗析及蒸发结晶系统造成影响,为此需要对反渗透浓水进行去除硬度、除硅、去除COD等,确保系统稳定运行。本课题以电厂反渗透浓水为研究对象,进行除硬工艺、除硅工艺研究,用高级氧化法去除溶液中有机物,研究反渗透浓水电渗析浓缩规律,最后确定处理电厂反渗透浓水的最佳工艺。本课题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除硬研究结果表明,除硬过程中,最佳pH值为12,碳酸钠最佳投加量为理论投加量的115%,Ca2+去除率为94.6%,Mg2+去除率为97.7%,除硬后溶液中溶液中残留Mg2+浓度为4.2 mg/L,Ca2+浓度为3.5 mg/L。(2)对除硅实验分别研究了氯化镁除硅、镁剂(工业氧化镁)除硅和偏铝酸钠除硅,三种方法对比偏铝酸钠除硅效果最佳。研究表明,偏铝酸钠除硅,硅去除率的影响因素主次为Na Al O2投加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最佳的除硅条件是m(NaAlO2):m(SiO2)比值为1.5:1,反应时间30 min,反应温度20℃,硅去除率为97.9%,溶液中硅剩余浓度为1.6 mg/L。(3)反渗透浓水膜分离研究表明,纳滤膜对COD的平均截留率为25.0%,为此不能选择纳滤作为去除COD的方法。纳滤对SO42-的截留率稳定在95.0%以上,截留效果好,可以选择纳滤分离反渗透浓水中的氯化钠和硫酸钠。(4)研究分别选用了活性炭催化臭氧氧化和芬顿氧化法降低反渗透浓水中的COD。活性炭催化臭氧氧化研究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p H=9,活性炭投加量2 g/L,反应时间80 min,此时COD的去除率为42.2%,臭氧催化氧化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臭氧催化氧化符合一级动力学拟合方程。Fenton催化氧化研究表明,影响Fenton催化氧化的主次因素为:H2O2投加量>m(Fe2+):m(H2O2)>p H值>反应时间,Fenton催化氧化的最佳反应条件为H2O2投加量5 mg/L,p H=4,反应时间为100 min,m(Fe2+):m(H2O2)=0.8:1,此时COD去除率69.1%。通过对比两种方法,选用芬顿氧化方法降低COD。(5)电渗析浓缩电厂综合废水研究表明:电渗析浓缩最佳操作电压为8 V,循环流量为180 L/h,电流效率为68.67%,能耗为7.8 KW·h/m~3,相对浓缩倍率为91.25%。现场电渗析中试研究表明,当电渗析进水TDS≥39000 mg/L,电渗析浓水TDS≥200000mg/L,淡水TDS≤10000 mg/L,并且运行稳定。
其他文献
<正>主持人语:"生活·实践教育"是以马克思实践哲学为指导,在长期系统研究和学习继承陶行知生活教育学说的基础上,根据当代中国教育实际和需要,通过十余年的教育改革探索而形成的一种教育理念。河南华信阳光教育科技集团秉承"生活·实践教育"理念,在中小学和幼儿园广泛开展教改实验,培养真善美的能适应社会生活且实现自我超越的人,通过立体多元"活"的课程体系,开发40余种素质拓展课程,从基础知识教育、特色英语教
期刊
目的 探讨中医蜂针疗法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老年性痛风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 选取60例老年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蜂针疗法联合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治疗前后比较血尿酸水平,2周后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及血尿酸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面向自然资源统一监管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需求,自然资源监测与分析课程以培养强实践能力人才为目标,依托教师主持参与的自然资源监测与分析实际工程项目,建设学生友好型、实践能力培养型及内容鲜活型的课程教学案例库;通过开展案例教学实践,改善传统课堂重理论轻实践、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不高的问题,增强学生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支撑工程教育培养目标的达成。
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之义,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内容。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建设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报纸
培育语文核心素养,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知识通过高阶学习内化进自己的认知结构,并上升为有意义的行为运用能力。运用知识首先要转化知识,教师应当借助真实情境,设计具有更高位视野的大任务并以之统领全程,驱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基于生活情境以大任务驱动的单元整体教学可采用三个路径,即“聚焦核心概念,确定单元目标;观照生活情境,提出驱动大任务;实施单元教学,落实并激活评价”,而明确其特点,更有助于培育学生的语文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也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文章结合化工原理课程中“热量传递”部分的教学设计,具体探讨如何将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深度融合。教师根据国家和行业发展需要设计教学目标,在深入挖掘和提炼思政元素的基础上,通过情景导入法引入思政内容,以青藏铁路如何解决冻土难题为例实施案例教学;同时通过思政教育进行价值塑造,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科学精神和责任担当意识,以实现育人与育
为了培养学生学习随机过程的兴趣,本文提出了采用教学案例设计的方法把ARIMA模型知识点和实际传染病数据联系在一起,借助统计专业的R软件,应用可视化的实验结果对案例进行分析,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实操能力。实践表明,采用教学案例设计的方法进行教学能够满足学生学习随机过程课程的需要。
继续教育要求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具有较高的主动性。学生应该充分认识到英语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应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但是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为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难以提高。“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为继续教育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渠道。文章针对“互联网+”环境下高职英语应用于继续教育的转型优势进行了阐述,探讨具体的教学改革对策。
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要求,围绕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如何培养的问题,设计了适用于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单片机实践教学案例。该文从工程背景、设计目标、项目的组织与实施、项目设计方案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能力所设计的教学案例,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单片机技术的理解和掌握,还能提升学生的电路设计能力、系统设计能力、软硬件开发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