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家形象提升与中国媒体的奥运传播——兼论2008年北京奥运传播策略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leifeng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实力迅速提升,国家形象也有了很大改善。然而某些西方媒体却因此常抛出“中国威胁论”等观点,这严重损害了中国形象。对此,中国有必要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来塑造一个良好的国家形象。   国家形象的传播需要一个国际平台。2008年全球瞩目的体育盛事——奥运会,将在中国举办。奥运会不仅是一种体育赛事,更是提升举办国形象的一个平台。中国媒体如何抓住奥运传播的契机提升国家形象就成了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   通过对国家形象相关理论的分析,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形象的发展历程,针对当前国际局势及中国形象遇到的问题,国家形象有了新的提升目标: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和平崛起的强国”、“和谐进步的发展中国家”、“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国家”。要达到这一提升目标,就需要一个构建国家形象的平台。通过奥运会的相关报道,我们可以向全世界展示一个新形象。因此通过探析奥运会、大众传媒与国家形象的联系,可以看出奥运传播对国家形象构建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奥运传播在中国发展有两种模式:“奥运-中国”单向模式以及“奥运-中国-奥运”互动模式。在互动模式下,中国媒体的北京奥运传播策略在5W理论中的传者、信息、受众三个方面就有了特别之处,特别是中国媒体如何借北京奥运会提升中国国家形象就更具有研究价值。此外,大众传媒中的报纸、电视和网络媒体的奥运报道对策也是奥运传播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他文献
期刊
Web2.0时代的到来,使数字信息的传播速率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技术的进步给信息传播带来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应用拉斯韦尔5W模式来论述Web2.0对互联网
近几年来,粉丝的群体极化现象在互联网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影响程度也越来越严重,粉丝“骂战”和“爆吧”现象时有发生。为什么在众多的网民群体中,粉丝群体成为群体极化事件的
期刊
博客以其“零进入门槛”和草根本质,催生了大众传播的批量繁荣,赋予广大受众前所未有的话语表达便利,并为构建公共话语领域营造了可能。由此,产生了博客话语权概念。 博客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