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性分析辽宁省肿瘤医院304例初治ⅢA期肺鳞癌(squamous-cell lung cancer,SQCLC)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模式及相关因素对预后生存的影响。旨在结合真实世界中的临床病例,探讨辽宁省肿瘤医院ⅢA期肺鳞癌的治疗现状,收集典型病例,分析治疗中的优缺点,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9月至2015年9月辽宁省肿瘤医院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304例初治的病理学诊断为ⅢA期肺鳞状细胞癌的患者,针对患者初诊时临床基本信息及治疗情况等因素,对患者3年、5年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及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影响进行分析。随访方式为查阅病历,门诊随访,电话随访。应用IBM SPSS 23.0.0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分析,并以Log rank法进行检验。应用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初治ⅢA期肺鳞癌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1、临床资料根据本研究收集到的资料,我院初治304例ⅢA期肺鳞癌的病例特点是男性为主,共264例(86.8%),年龄集中在42岁以上,平均年龄为65岁,60岁以上者219例(72.0%);吸烟指数≥400支/年者202例(66.4%);ECOG评分评分≥2分者77例(25.3%);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水平(Cyfra21-1)>3.3ng/ml者215例(70.7%);在影像学中,81例(26.6%)患者肿瘤位于左肺上叶,56例(18.4%)位于左肺下叶,69例(22.7%)位于右肺上叶,33例(10.9%)位于右肺中叶,65例(21.4%)位于右肺下叶。在接受根治性手术的113例患者中,29例(25.7%)患者肿瘤位于左肺上叶,26例(23.0%)位于左肺下叶,19例(16.8%)患者位于右肺上叶,7例(6.2%)患者位于右肺中叶,32例(28.3%)患者位于右肺下叶;肿瘤最大直径≥4cm者79例(69.9%);ⅢA-N2淋巴结转移个数≥3者31例(27.4%);ⅢA-N2淋巴结转移组数≥2组者35例(31.0%);肿瘤分化程度为中-低分化者90例(79.6%)。2、治疗模式及方案我院初治ⅢA期肺鳞癌的主要治疗方式是手术、化疗、放疗,必要时联合治疗,个别靶向治疗。接受单纯根治性手术治疗者45例(14.8%);接受围手术期治疗患者68例(22.4%),其中9例(3%)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66例(21.7%)患者接受术后辅助治疗(63例接受术后化疗,2例接受术后放疗);未手术患者中,接受化疗者117例(38.5%),接受放疗者12例(4.0%),接受同步或序贯放化疗61例(20.0%),接受TKI治疗1例(0.3%)。3、根治性手术患者DFS、OS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接受单纯手术患者中位DFS为24.9月,3年、5年DFS率分别为33.1%、28.1%,中位OS为35.9月;新辅助治疗联合手术患者中位DFS为35.6月,中位OS为41.1月;手术联合辅助治疗患者中位DFS为19.7月,3年、5年DFS率分别为15.8%、9.5%,中位OS为36.4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最大直径、N2淋巴结转移个数、N2淋巴结转移组数及是否行术后辅助治疗与患者DFS相关。肿瘤最大直径≥4cm者79例(69.9%),中位DFS为17.6月(P=0.036);N2淋巴结转移个数≥3个者31例(27.4%),中位DFS为13.7月(P=0.002);N2淋巴结转移组数≥2组者35例(31.0%),中位DFS为15.4月(P=0.002)。T分期、肿瘤最大直径、N2淋巴结转移个数及N2淋巴结转移组数与OS相关。T2分期者61例(54.0%),中位OS为31.7月(P=0.023);肿瘤最大直径≥4cm者中位OS为30.0月(P=0.042);N2淋巴结转移个数≥3个者中位OS为18.2月(P<0.001);N2淋巴结转移组数≥2组者中位OS为23.7月(P<0.001)。结合Cox多因素分析结果,N2淋巴结转移≥3个的患者,术后死亡风险更高(P<0.001),淋巴结转移<3个的患者死亡风险无显著差异。新辅助治疗联合根治性手术不能延长患者DFS(P=0.140)及OS(P=0.108);根治性手术联合辅助治疗与单纯手术对比,联合治疗虽不能延长患者总生存期(P=0.723),但却对患者DFS的延长有意义(P=0.049)。4、非手术患者PFS、OS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一线接受化疗患者的中位PFS为12.6月,中位OS为22.8月;接受放疗患者的中位PFS为25.5月,中位OS为32.4月;同步或序贯放化疗患者的中位PFS为15.0月,中位OS为31.8月,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44.6%、28.2%;TKI治疗患者的中位OS为36月。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部位和一线治疗方案与患者的PFS和OS有关。肿瘤位于右肺上叶者50例(26.2%),中位PFS为22.4月(P=0.018),中位OS为34.3月(P=0.008)。结合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部位是影响非手术治疗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2),同步或序贯放化疗可以显著延长无法手术治疗的ⅢA期肺鳞癌患者的总生存期(P=0.005)。5、影响ⅢA期肺鳞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因素分析根治性手术患者的中位DFS为21.8月,3年、5年DFS率分别为23.2%、16.0%;中位OS为34.9月,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51.9%、39.8%。非根治性手术患者的中位PFS为14.1月,3年、5年PFS发生率分别为11.5%、9.7%;中位OS为26.3月,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34.2%、21.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是否接受根治性手术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肿瘤位置、T分期可能与患者PFS及OS有关。肿瘤位于右肺上叶者69例(22.7%),中位PFS为23.9月(P=0.076),中位OS为37.9月(P=0.047);T1分期者20例,中位PFS为25.4月(P=0.091),中位OS为47.6月(P=0.046)。结合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非根治性手术对比,根治性手术是影响ⅢA期肺鳞癌患者PFS及OS的因素,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短期疗效,延长患者长期生存期(P=0.014)。结论1、患者的肿瘤大小、发生部位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可作为评估根治性手术的ⅢA期肺鳞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纵隔N2淋巴结转移个数是影响ⅢA期肺鳞癌患者术后生存率的独立因素,术后辅助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术后3年和5年DFS率,但并不延长患者总生存期。2、肿瘤位置是影响非手术的患者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同步放化疗能明显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3、我院初治ⅢA期肺鳞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以手术、化疗、放疗综合治疗为主。肿瘤位置与T分期可作为评估患者预后的指标。